上海的医生告诉她,有一个和国外合作的科研项目,可能对她治疗有好处,现正处于临床试验的阶段。王健安没多想便签下名字,成了第一个参加这种药物试验的中国人。签完字,她对着丈夫露出微笑:“这种病,以前最多只能活5年,现在据说能活15年,这样我就还能教15年书……”
检查让医生吓了一跳
当年王健安29岁,儿子才1岁。接近期末考试,王老师发现自己总咳嗽不已,而且越来越严重。丈夫和婆婆劝她去医院看看,她说,现在孩子快考试了,少了她不成。
等孩子们考完期末考,王健安实在扛不住了,到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让大夫都吓了一跳。原来她的肺里、心脏里充满了积水,情况非常危险。接着,她被送到金华市中心医院,无法确诊病因;又去杭州浙大一院,在那里得到诊断——一种罕见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医生说,这种病,国际上患者平均存活年限为2.5年。
得了这样的病,还不能剧烈运动,小小的感冒,就可能要了患者的命,冬天对于患者会非常难熬,因为很有可能会喘不上气,最后引起心衰和各个脏器的衰竭而死亡。
新来了一个班主任
因为这个病,2009、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王老师是在各医院辗转中度过的。2011年,她的身体略微好转,就马上决定,要回学校。
金轮中心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全校学生166个,专任老师只有11人,五年级只有一个班,基本上都是农村里的普通孩子,或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王健安就接了这个班。
农村里的教师资源比较缺,她不仅要当班主任,有时候还得上别的副课,一周算下来,要上14节课。
因为生病,她连上楼都很困难,以前家住在4楼,都是丈夫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背她上去,现在到了学校,虽然班级就在二楼,可是对于她来说,这段路,一点不容易。每次上楼,她要先鼓足一口气,准备上几十秒钟,才会睁开眼睛出发。没走几个楼梯,她就要停下来,喘上几口气。那时候,班里就开始流传:“我们班来了个上楼梯特别慢的班主任。”
医生告诉王老师,平时不能大声说话,但是给这些爱闹的孩子们上课,没办法不大声。说上几句,王健安就得坐下来休息一会。
班里的孩子有时候听着听着就会站起来在教室里跑两圈儿,王健安也不生气,笑眯眯让他们坐回去。渐渐地,有几个女生跑过来问:“老师,你为什么上课要坐下?”王健安实话实说,自己身体不好,说话说不响。
渐渐地,她发现,这个班里的气氛,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上课没人说话了,孩子变得懂事起来。”
靠伟哥坚持站讲台
这样坚持带了两个多学期,直到上个学期末,王老师的病情发生反复,她又住进医院。这学期一开学,她又等不及地赶到学校。回到学校,她打开抽屉,发现全是这个班的孩子们写给她的贺卡和信,她感动地哭了起来。坚持了一个月,她发现自己肚子慢慢变大,最后竟像六七个月的孕妇,原来是严重积水,于是不得不再次住进了医院。
3月14日,王老师在医院收到班里一个女生发来的短信:“王老师,你不是说这个学期能陪我们到期末的吗?你怎么可以欺骗我们呢,我们希望你早点回来教我们学习。”
王老师解释说,上学期曾给孩子们发过誓,说是自己一定陪大家到毕业,“孩子是最单纯的,你给他们多少爱,他们就给你多少爱。”说着说着,王老师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在医院里,王老师说她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这一届学生送到毕业,这就够了。”而学校校长陈国荣则告诉记者一个秘密:“王老师除了服用试验药物,还要配合吃西地那非,就是平常说的‘伟哥’,一天要吃一粒,一粒100元,都是自费的。她就是靠‘伟哥’坚持在讲台上的。”
朱小燕 吴芳芳 张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