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娱新闻·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评论~~~———评龚仁龙在滑稽戏《哭笑不得》中的表演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评论~~~———评龚仁龙在滑稽戏《哭笑不得》中的表演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评论~~~———评龚仁龙在滑稽戏《哭笑不得》中的表演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评论~~~———评龚仁龙在滑稽戏《哭笑不得》中的表演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评论
不去“走人物”哪得“肉里噱”
———评龚仁龙在滑稽戏《哭笑不得》中的表演
张文龙
  张文龙

  龚仁龙在谈及他出演的滑稽戏《哭笑不得》时,用“肉里噱”来概括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使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电视台《大舞台》栏目担任编导时,曾向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等滑稽泰斗请教滑稽戏表演的最高境界,他们都说起了“肉里噱”并十分推崇。

  何为“肉里噱”?通过与龚仁龙的交流,我们达成一致——滑稽戏的表演,必须依据全剧的喜剧性架构、演变以及剧情赋予喜剧人物的独特性格。以此方法“酿制”出来的表演,方能事事情理之中,又处处意料之外,方能博得观众发自内心的笑。

  如今的滑稽界已很少有人提“肉里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厘头”和“外插花”。因此,我当初在观摩《哭笑不得》时也并不奢望什么。大幕拉开,我多少有些担心。年逾花甲的龚仁龙不但要演一个四十岁的小老板,而且要染一头红发、穿着时装,一上台来就大跳《江南style》,体力吃得消吗?表演能讨好吗?我更担心又遇上那种忽略喜剧结构和人物性格,只会“外插花”的媚俗之作。

  然而,随着剧情的步步展开,龚仁龙的表演渐入佳境,会心的笑声渐渐多了起来,我的担心也渐渐少了下去。龚仁龙扮演的小老板温大龙既有玩世不恭的一面,又有稳重深情的一面,他对待心仪的女友,表现得敬重和内敛,始终坚守道德底线。然而,角色情感的起承转合相当悬殊,表演难度可想而知。但龚仁龙还是将这个角色拿捏得收放自如,所有的招笑均剧情使然,发自角色内心、让人信服。

  舞台,是一个演员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龚仁龙说:“滑稽演员,尤其是成名的滑稽演员,一定不能脱离和放弃舞台。打个比方,我认为参演电视情景剧仅是吃点零食而已,而舞台,是饭;滑稽戏,是一天三顿的正餐,是演员‘长身体’的根本。”

  看着那么多的滑稽演员成天跑电视、对镜头,我想,这句话正是龚仁龙一枝独秀的成功秘笈。

  28年前我与龚仁龙初识,当时的他还是五爱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1985年春末,我应市总工会邀请去观摩了一台全市职工文艺汇演,发现不少群众文艺人才,其中就有龚仁龙、王文丽、宋国华(小翁双杰)等人。不久,我邀请他们录制了一台有关上海群众文艺新作的纳凉晚会,那天龚仁龙和搭档黄荣达演了一个独脚戏,名叫《一张糖纸头》,内容是一个小伙子巧妙地运用不同名称的糖纸,向女友发出一个又一个求爱信号;更借助不同糖纸的传递,化解了他们之间的许多误会和危机,最后终于得到姑娘的芳心。作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品格清新,而龚仁龙的表演老练而又非常松弛。我当时就有一种预感——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明星演员。

  果不其然,龚仁龙现在已成沪上无人不晓的滑稽明星。不但如此,他还入围第1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夺得19届“白玉兰”主角奖。2013年他携《哭笑不得》第三次入围,如此成绩,在上海滑稽演员中是没有的。我认为龚仁龙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领悟和践行着滑稽表演的真谛——“走人物”,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肉里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A25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36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8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2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4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不去“走人物”哪得“肉里噱”
歌为心声演悲欢
真人秀感人力量从何而来
网上观影“三囧”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评论A20不去“走人物”哪得“肉里噱” 2013-04-24 2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