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一巴掌”
作为导演的张毅,因爱上了在他的电影里扮演“玉卿嫂”的杨惠姗,而杨惠姗又鬼使神差地爱上了琉璃创作,于是他只有放弃原来衣食无忧的职业,陪着妻子一起走。早期,杨惠姗迷上了法国人用“独门秘技”脱蜡法制作的琉璃艺术,立志要做出中国人的琉璃作品。经过三年半的探索,他们欠债7500万元新台币,出售抵押了自己和家人的6幢房子,经过无数次失败,勉强做出了作品,送到日本展览。可日本学者却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耳杯,其实就是用脱蜡铸造法制作的。张毅、杨惠姗夫妇只觉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自许创建现代中国琉璃风格,竟对历史如此无知!
“烧钱”又搏命
他俩是用生命在创作琉璃艺术。看上去娇嫩的杨惠姗,26年来一直陪伴着1400多度的高温窑炉。钢水一样炙热的玻璃溶液形成的热浪曾将她的眉毛都烧光了。她的手在雕刻、搅拌、翻砂、搬运等劳作中经受着磨砺。她的左耳在一次通宵创作时突然失聪。张毅则主要负担起为妻子的“烧钱”行为筹钱的艰难工作。“几乎有10年时间,每天下午三点半都是我最害怕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我不能凑够钱通过银行支付出去,第二天别人就会来搬东西。”
巨大的压力,早就让张毅的心脏伤痕累累。1998年,连续两个国际大展之后,又着手北京故宫展的筹备,张毅突感不适,在朋友几番催促下才去医院检查。医生将心电图生气地扔在杨惠姗眼前:“他都心肌梗塞了,你还让他跑来跑去!”当时,张毅心脏血管的三分之一已完全坏死,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还是不满意
如今,他俩开拓的中国当代琉璃艺术已蔚为壮观。这次展览也获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赞。但杨惠姗还是不满意自己,因为她刚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创作失败。多年来,她的心愿是做出一件2米高、整体铸造的千手千眼观音,但一直未能成功。为了这次展览,她再次尝试。然而,窑炉打开后,她再次失望了。张毅说:“我查看了财务账本,这件作品烧掉了500万元(新台币)。”
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更深地感悟了人生。张毅说:“彩云易散琉璃脆。人生无常,要在有生之年,为中国人留下点东西。”杨惠姗则说:“我一直相信,我们的前世可能是汉朝时做琉璃的工匠,上辈子没有做完,或者做得不好,这辈子要还债。”
本报记者 林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