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业界对“世界顶级车展”的概念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全球首发车、科技含量,以及全球车企的重视程度。就这三方面而言,上海车展的强势地位不可阻挡。
全球首发数冠绝全球
以前车展的强势主要体现在参展商和参观人次的创纪录上,而事实上,衡量一个车展是否无愧于“世界顶级车展”的名号,并不完全由硬件投资的数额和参展厂商的多寡来决定。在很多人眼中,全球首发车是最能体现顶级车展含金量的,新车全球首发的数量决定了车展地位的高低。事实上,在汽车业界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即首发车型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车展影响力的直接体现。对车企而言,在车展上发布首发车,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外界关注度,更重要的是借车展这个平台,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向世人展示本品牌将来的市场战略。可以说,首发车就是车展中的王牌,也是各车企最核心的车型。
以前,人们一直抱怨中国车展有质无量,羡慕日内瓦车展是“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本届上海国际车展,全球首发车达到了111辆,亚洲首发车49辆,概念车69辆,将传统世界五大车展远远抛在后面。其中包括玛莎拉蒂旗下入门级豪华轿车Ghibli、保时捷新款Panamera、雪铁龙C-elysee新爱丽舍、英菲尼迪Q50、法拉利LaFerrari、奔驰GLA概念车、奥迪A3三厢版、一汽-大众奥迪新款Q5、上海大众改款途观、斯柯达、全新一代明锐、朗逸两厢等等。扎堆亮相的全球首发车令上海车展展现更多的是中国市场的“正能量”,以及中国汽车业主导世界市场的能力。
科技含金量越来越高
展示世界汽车设计的前沿趋势和科技亮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主导世界汽车发展潮流,通常被认为是世界顶级车展所承担的职责。今年上海车展,在全球首发车创下三位数字的同时,最能衡量车展综合实力的莫过于全新技术的展示了。
基于目前全球对低碳环保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正趋向于小型化、增压化。在此次上海车展中,几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产品。即使那些超跑豪华车型也都向油价低头,开始进行轻量化和低排量增压化发展,从而达到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此外,此次展出新能源动力总成技术也愈发先进,如雪铁龙展出的空气混合动力系统,百公里油耗可低至3升以下,且无需配备电池。
在上海车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更先进的动力系统、电子系统、车联网,以及对新材料的应用,可以了解到更新的技术流派、更多未来车型的设计理念。这充分说明,上海车展作为世界顶级车展的科技含金量已经大为提升,中国不但是全球汽车工业的利润核心,同时也将逐渐演变为技术核心,肩负起引领全球趋势、开创汽车业崭新局面的重任。
全球关注度无可匹敌
参展的汽车品牌越大,参展级别越高,董事长和CEO级别的高层越多,越能体现出车展的国际化。在这一点上,上海车展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不仅全球汽车巨头掌门人倾巢而出,就连各大汽车集团的全部高管也都坐专机前来捧场。国际车企如此积极参加上海车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市场长期向上的增长势头,这在欧美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当前显得尤为可贵。
尽管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趋势放缓,不过由于平均人口拥车数量远较其他先进国家低,多数车企仍然看好市场潜力而加码投资。有人乐观地认为,今年可能有10%左右的成长空间,尤其是2-4线城市很有发展潜力。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上海车展晋级全球第一的背后,更多来自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支撑。
事实证明,随着全球经济中心和核心市场的转移,上海车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正应了路透社几年前的预言,未来“世界级车展”或许只剩下中国两大车展了;今日上海车展的风彩和地位,正是中国力量持续爆发的成果。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