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展方知变了样
谢先生在一家经营生物质能源的公司工作。今年3月,公司接到一通来自东世展览有限公司的电话,对方称5月22日至5月24日将在光大展览中心内举办一个行业展会,并通过邮件发来详细资料。资料介绍,这次“2013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主办单位包括国家生物质能源行业协会等业内机构。谢先生说:“当时我们觉得这个展会很专业,能与同行交流,便决定付钱参展。”
令人没想到的是,5月22日谢先生和同事兴冲冲前来布展时,却发现一切都变了样。与他们一同参展的并非业内同行,而是来自各种领域、互不相关的企业。想象中的专业展会,突然变成了七拼八凑的“大杂烩”。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光大会展中心西三馆,入口处并未标注展会名称,观众寥寥无几。在光大展览中心主页上,记者看到这次展会的实际名称为“2013上海数据中心技术设备展览会,2013第八届上海机箱机柜、综合布线及光纤通信展览会”。
邀请函“度身定做”
冯先生、王先生也有类似遭遇。据他们粗略统计,被“忽悠”来的参展商还有不少,每一家都支付了7000元到40000元不等的参展费用。
“明明是同一场展会,我们收到的招展资料却大相径庭。”几名参展商向记者出示了东世公司寄来的邀请函,除了时间、地点一致外,展会名称、主办方、参展范围各不相同。有的是全国科管委军民两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际边海防视频监控系统及设备展览会”,有的是中电元协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主办的“国际磁性材料和电器制造展览会”……而在东世公司与参展商签订的参展合同表上,却并没有明确标注展会名称及展会内容。
参展商说,这几天他们一直在与东世展览有限公司交涉,但都没有得到正面答复。
主办方牵强解释
为此,记者致电东世展览有限公司。对于质疑,负责人解释,这次展会内容与数据及视频有关,可以说和所有参展企业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之所以邀请函上的名字、主办方五花八门,是因为“工作人员多,分批招展时没有使用统一的名称”。而当记者询问这些国家级行业协会是否参与展会的举办时,对方始终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只说:“不管这些机构是否知道这个展会,既然能促进行业发展,他们肯定是支持的。”然而东世负责人的这番说辞在谢先生等参展商看来,根本站不住脚。
光大展览中心展览市场部负责人沈小姐称,东世公司当时提交的材料手续齐全,且展会名称与实际相符,他们并不知晓招展人员的这些行为。对于参展商与展览公司之间的矛盾,他们目前正在配合调查、积极协调中。
本报记者 曹文清 通讯员 张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