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进中石油
巴菲特与中国股市结缘是因为中国石油。中国石油H股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短暂上涨后持续下跌,到2003年4月1日,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却突然公告,已大量买入11.09亿股中石油股票,持股比例达到6.31%。到4月25日,伯克希尔发布公告披露,持有23.39亿股中石油H股,占流通股的13.35%,成为仅次于中石油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成本大约是每股1.65港元,总投资大约5亿美元。
巴菲特后来解释这笔投资时说,他一直看中国石油的英文年报,两个原因促使他买入中国石油:一个是价值低估,以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与全球其他同类石油公司相比,总市值过低;其次,股息率较高,因为中国石油承诺分红率不低于40%,这样,不高2港元的投资就会得到较高的股息,如2003年中国石油每股分红0.1781元,2004年为每股0.2634元,2005年为每股0.33803元,2006年每股0.35749元,这样,巴菲特这4年的股息率按每股1.65港元计算,分别是10.79%、15.96%、20.48%、22%,看看,这个股息率远远高于存款利率,哪里去找这样的投资?
2007年7月,在中国A股市场越来越疯狂的时候,巴菲特开始分批以12港元左右的价格减持中国石油H股,到10月19日已经全部卖出,获利40亿美元,4年赚了8倍。
巴菲特之所以卖出中国石油,是因为他认为目前的总市值与中国石油在全球石油的地位是相称的,不再低估。我们也可以计算一下,以12港元计算,2006年股息率已经下降到2.9%,价值的确也不大了。而中国很多股民竟然以40多元去买中国石油,说明他们只看到巴菲特买中国石油,而不了解巴菲特为什么买中国石油,又为什么卖出中国石油。以40多元买中国石油,当然不是价值投资,只是一次投机,套牢是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不抛比亚迪
巴菲特买的第二只中国股票是比亚迪。2008年,伯克希尔旗下中美能源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约占比亚迪10%的股份,“巴菲特效应”也使比亚迪一度名声大振、股价暴涨约10倍,至85港元。
然而,由于业绩大幅下滑,比亚迪股价随后大跌,2011年最低跌至10港元。巴菲特没有在股价高点时候卖出,同样没有在下跌时候卖出,这种做法当然遭到一些高抛低吸投机者的嘲笑,坊间一度怀疑“股神”在中国看走了眼。
但巴菲特不离不弃。巴菲特说,在几年前决定买入比亚迪的时候,这些人可能期待是股价能够持续、快速地增长。然而任何一家公司的发展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比亚迪的掌门人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能力的运营者。此外,公司也在持续、努力地推出新产品。他从未考虑过要出售比亚迪的股份。今年一季度,比亚迪业绩恢复增长,实现净利润约1.1亿元,同比增长315.63%。股价也大幅上涨,比亚迪H股也上涨到33港元。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5年依然持有告诉我们,他不是以股价高低决定卖出股票的,而是要看公司的经营。
像巴菲特一样思考
巴菲特会不会再买中国股票,我们不得而知,相信他对大多数中国股票不熟悉是不会买的,但是,H股有英文年报,他是可以看到的。比如,银行股市盈率很低,而巴菲特对银行股并不陌生,他重仓富国银行,并一直加仓,但至今没有买中国的银行股,是他觉得不了解还是什么?至今没有人问过巴菲特。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用巴菲特的思路买股票。应该说,中国A股的潜力依然很大,现在整体市盈率只有11倍,为历史最低。尽管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去年中国上市公司整体基本上零增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转暖,中国经济恢复增长,相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可期待的。去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约2万亿元,如果未来10年年均增速能保持15%,那么,10年后净利润总额可以达到8万亿元,按15倍市盈率计算总市值可以达到120万亿元,较现在的市值可以增长4倍,就是说股指的上涨空间是很大的。
因此,尽管目前中国A股落后于美国股市,但是,相信未来是可以赶上去的,从历史上看,A股走势与美股走势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只是在时间上往往落后。从现在全球范围看,股票资产已经成为最好的资产,而无论石油还是黄金等商品资产则进入了盘整周期,所以,在美国股市已经进入牛市的情况下,A股市场未来的牛市也是可以期待的。
现在需要的是以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来寻找价值低估的股票,那么,未来就能获得很好的收益。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