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国际接轨
凌启渝
  凌启渝

  眼下有这么个风气,在辩论中如果能祭出个“国际接轨”,就能算得上“硬理由”,就有三分胜算了。行,我也介绍一个人家的规矩,看我们要不要也接个轨。 

  在日本国铁(JR)、私铁的车厢里,一些座位上方有这样的标示牌,四个小图标,分别画着老人、孕妇、支拐杖者和抱小孩者,“优先座位”四个字,正好与中文写法相同(不过是繁体)。下方一行字,不识日文的我半认半猜也能懂:如果你处在优先座位附近,需要把移动电话的电源关闭。 

  而在站台地面相应的位置上,也贴着同样的标示牌,让乘客进车厢前就知道自己的位置,作出选择。我请教了一位日本同事,他说你的理解没错,进到车厢的这个区域就是需要关闭手机电源的。因为曾经有安装心脏起搏器的老人感觉受到手机信号干扰,不舒服,尽管后来好像并没有出大事,但这个规定就定下了。 

  好了,回过来看我们的车厢里,用手机看视频、读文章、回邮件、发微博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站立的乘客打游戏,手机的位置正好挨着坐席乘客的脑袋,一段旅程,有时几十分钟,坐客一直在辐射之下。 

  我是理科男,并不大惊小怪。但我知道的是,手机辐射对人体有无危害,现在谁都没能提出有说服力的权威数据。原因很简单,实验没法做。 

  要判别手机无线电波是否对脑有害,必须测定手机使用过程中脑组织吸收的辐射量,为此又需要借助磁共振成像检测脑组织的热征象。由于手机中有许多金属零件,不能将其置于磁共振成像仪中测量,尽管有替代方案(如采用电探针),终究无法足够接近真实而得出确切结果。 

  最近,一个美国团队设计了特殊的天线,它像手机一样发射无线电波,但不包含任何金属部件。研究人员将它放到牛头边上,已用磁共振跟踪了牛大脑中产生的热点。手机辐射有无危害之争的结论看来指日可待。

  既然今天没能证明它无害,与国际接个轨,加强防范,也就不无道理了。而尽量不要给别人添堵添麻烦,也应是值得提倡的为人之道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就业导航
   第B06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8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
   第B10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11版:人才周刊/ 招聘移民
   第B12版: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 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飞吧
厨师小洪宝
阳春白雪的下场
沭阳有个“崇孝园”
爱鸟(剪纸)
与国际接轨
今宵灯谜
樟木箱,旧时光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与国际接轨 2013-05-29 2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