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这么个风气,在辩论中如果能祭出个“国际接轨”,就能算得上“硬理由”,就有三分胜算了。行,我也介绍一个人家的规矩,看我们要不要也接个轨。
在日本国铁(JR)、私铁的车厢里,一些座位上方有这样的标示牌,四个小图标,分别画着老人、孕妇、支拐杖者和抱小孩者,“优先座位”四个字,正好与中文写法相同(不过是繁体)。下方一行字,不识日文的我半认半猜也能懂:如果你处在优先座位附近,需要把移动电话的电源关闭。
而在站台地面相应的位置上,也贴着同样的标示牌,让乘客进车厢前就知道自己的位置,作出选择。我请教了一位日本同事,他说你的理解没错,进到车厢的这个区域就是需要关闭手机电源的。因为曾经有安装心脏起搏器的老人感觉受到手机信号干扰,不舒服,尽管后来好像并没有出大事,但这个规定就定下了。
好了,回过来看我们的车厢里,用手机看视频、读文章、回邮件、发微博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站立的乘客打游戏,手机的位置正好挨着坐席乘客的脑袋,一段旅程,有时几十分钟,坐客一直在辐射之下。
我是理科男,并不大惊小怪。但我知道的是,手机辐射对人体有无危害,现在谁都没能提出有说服力的权威数据。原因很简单,实验没法做。
要判别手机无线电波是否对脑有害,必须测定手机使用过程中脑组织吸收的辐射量,为此又需要借助磁共振成像检测脑组织的热征象。由于手机中有许多金属零件,不能将其置于磁共振成像仪中测量,尽管有替代方案(如采用电探针),终究无法足够接近真实而得出确切结果。
最近,一个美国团队设计了特殊的天线,它像手机一样发射无线电波,但不包含任何金属部件。研究人员将它放到牛头边上,已用磁共振跟踪了牛大脑中产生的热点。手机辐射有无危害之争的结论看来指日可待。
既然今天没能证明它无害,与国际接个轨,加强防范,也就不无道理了。而尽量不要给别人添堵添麻烦,也应是值得提倡的为人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