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锦标赛也就一百七八十人的规模,我们这次来了将近200名选手。”组织者表示,相比于几个月前的第一季比赛,第二季的参赛人数多了不少。在比赛现场,记者遇到了保龄球国手兼教练米忠礼,“像这样规模的比赛,全国范围里并不多,听说还是靠私人老板出资,确实很不容易。”在他看来,保龄球赛事要有吸引力,除了奖金支持,赛事本身也要更为系统,这样才能把人数众多的中老年爱好者拉进球馆,甚至就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本次参赛选手中,不仅有国内球手,还有来自日韩的保龄球爱好者。韩国的崔成奎今年47岁,来中国工作已经7年,“我是读大学的时候开始打球的,当时保龄球在韩国很火。”崔先生读大学二年级时,他被朋友带去一家保龄球馆,“球把10个瓶子全部击倒的声响,把我给迷住了。”
“在韩国,人们现在都喜欢打高尔夫球,认为有一张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卡,就是身份的象征。”其实,崔先生认为,打保龄球对身心的锻炼一点也不亚于高尔夫,崔先生身材保持得相当不错,这一切都有赖于20多年来每周坚持打球,“年轻人也可以参与,不仅能健身,还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崔先生建议。 本报记者 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