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乌方言有古风
余塔山
  余塔山

  浙江义乌话是一种古老的方言,其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印记。

  义乌方言在我国七大方言区中,属吴语区。与以上海话、苏州话为代表的“吴侬软语”不同,义乌方言中有大量的入声调,念白“梆梆”作响,外地人听起来会觉得很不悦耳。

  都说听苏州人吵架似情人蜜语,而听义乌人说情话却如吵架一般。尽管如此,却不影响义乌方言与上海话、苏州话乃同宗的事实。在某些字的发音上,两者还略有痕迹可循。如在义乌方言中,称“我们”为“阿拉”,称“你”为“侬”,这与上海话、苏州话的发音是基本一致的。

  义乌在秦代建县,历史悠久,在它的语言里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信息,这实在是它的可贵之处。

  两个义乌人见面,相互问候,与国人一样,必定会问“你吃了吗?”义乌人说这句话是“侬食过没?”“吃”在义乌方言中一律称之为“食”,食饭、食酒、食茶、食烟、食素、食肉、食菜。又如,义乌方言说“玩”不叫“玩”,叫“嬉”,读音、词义与古汉语惊人地一致。称“不”为“弗”,称“找”为“寻”,称“疯”为“癫”,称“筷子”为“箸”,称“爹娘”为“爷娘”,称年老妇人为“老嬷”,称年轻未出嫁的女子为“小娘”。“睡觉”不叫“睡觉”,称之曰“眠”。过夜为“宿(音SU)夜”,“造房”为“葺屋”,实在是活脱脱的古汉语用法。在义乌方言中,称“辣”、“烫”、“冰”等感觉时,则会在这些词语后面加一个“人”字,“辣人”、“烫人”、“冰人”,显示以“人”为中心的用法。

  古代义乌先属越国,后为楚地,越文化和楚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均有遗风。我在大学读书时,听一位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教授讲授屈原名篇《离骚》时,他甚至认为“离骚”一词,乃取自义乌方言,如“离骚”一词的“苦闷、烦躁”之义解释成立,其发音词义竟与义乌方言惊人地一致。这或可称为“离骚”一词的新解。

  义乌方言虽有些生硬难懂,但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发展历程中,它至今仍保留大量的古汉语信息,这是很值得语言学家们去探究一番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阳光天地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31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A32版:健康/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咨询
   第B09版:旅游咨询
   第B10版:旅游咨询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随性
短信牵姻缘
我的乌鸫房客
义乌方言有古风
枉为小人
好一朵茉莉花
今宵灯谜
荷风莲骨赞
新民晚报夜光杯A27义乌方言有古风 2013-06-18 2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