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大学生团队发明节能“利器”
神奇“飞轮”收集“垃圾能量”
易蓉
  人体运动也能产生能量,例如踩踏自行车产生的动能、脚踩地面微震动产生的机械能。这些非连续的、零散的能量,和风力不足时风力发电时断时续的能量一样,因为难以被收集储存和利用而被称为“垃圾能”。

  有没有一种设备,可以将这些“垃圾能”化零为整、二次利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大一学生曹家骏和其他三位同学组成团队,成功发明了一种神奇“飞轮”,让这些“垃圾能”获得重生。

  将垃圾能“零存整取”

  曹家骏科创团队发明的“飞轮”装置,由一个六线圈磁阻电机或棘轮分别将电能、机械能输入到磁悬浮飞轮即可储存,还可通过无极变速器经直流发电机输出不同电压。“概括起来,就是利用机械能为中介代替电子电路,让能量在飞轮中进行暂态储存,待能量积聚至足够大时再加以利用。”

  小曹用“能量银行”来形容这套装置,和充电电池不同,“飞轮”储能“来者不拒”,还能“零存整取”。无论机械能还是电能,无论电流多少、电压高低,这套装置都可储存,而且对于充能时间没有任何限制,可随时中断,也可无限制反复充放能。

  可应用于公共场所

  目前团队已制作出“飞轮”样机,并设想该系统可应用于商场、车站、办公楼等人流量大的场所。以车站为例,如果为整个车站走廊铺一层特殊的地板,将地板与“飞轮”系统连接在一起,将大量人群踩踏地板所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动能,储存于转动的“飞轮”中。

  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如竹教授认为,这套系统成功示范了各类“垃圾电”的收集和品质提升,适用于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类发电技术的品质优化,值得推荐。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唐厚君教授表示,该成果通过电机—磁悬浮飞轮—发电机这一机电系统,可较好地解决微弱、不连续能量的利用问题。

  除了项目本身,这支由大一学生组成的科研团队也获得专家的肯定,年轻学子提出的节能创意比项目本身更值得鼓励。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阳光天地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31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A32版:健康/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咨询
   第B09版:旅游咨询
   第B10版:旅游咨询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蛟龙”号搭载首位“乘客”下潜
神奇“飞轮”收集“垃圾能量”
本市开展沙眼调查
周六有癫痫病义诊
鼓励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高三学生给老师颁奖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8神奇“飞轮”收集“垃圾能量” 2013-06-18 2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