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压太低易致脑萎缩
张家庆
  ◆ 张家庆

  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自己并不知道血压高,这问题已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有些人以为血压越低越好,这就有问题了。问题之一是引起脑萎缩。早在1998年就有人提出血压低的85岁老人易脑萎缩,但一直未有人作详细研究。因为在活体要确证脑萎缩要靠核磁共振检查(MRI),较昂贵,不易做到。但前不久在网上提前发表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上有荷兰对此问题的研究。

  他们对平均年龄57岁(男性占81%)的663例心血管病人,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病或腹主动脉瘤,从2001-2005年作初次检查,前瞻性平均随访3.9年,至2006-2009年复查。除一般检查外,主要应用了自动分段MRI检查,可定量查大脑全部实质部分、皮质(灰质)部分及脑室部分,以及白质有病损部及梗塞部,以此前后两次对照,得出皮质下脑萎缩的改变量。血压分低、正常、高3组,舒张压(DBP)正常定为70-90,<70为低DBP。另外计算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脉压(PP)。

  MRI主要观察脑室部分(VF),VF增大即表示有大脑皮质下萎缩。在第一次检查时DBP或MAP低者与高者相比较,VF明显增大,DBP组增0.07%,MAP组增0.05%,而PP较低者则比较高者减少0.07%。SBP3组则无差异。基础SBP、DBP、MAP及PP与其他脑容量,如脑实质部分或灰质部分的改变无关。

  第一次测的血压较高者(高血压病)在第二次复查时下降者则较不下降者脑萎缩量要小,说明血压高也易引起脑萎缩,因此高血压患者降压对大脑亦有利。但是相反的,有8例基础的SBP是低的,而复查时SBP更下降时,则皮质下脑萎缩进展更明显。

  脑萎缩是衰老的表现之一,可引起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而出现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此与血压的关系密切。

  至于为什么舒张压低更易引起脑萎缩,研究者解释,可能因血压低表示早期血管老化,以致缺血及脑退行性变的危险性增加。也可能因低DBP及MAP说明心搏出量减少,所以有冠心病者多发。另外大脑是必须有血流灌注的,尤其是皮质下区域特别容易受到缺血的影响。

  对我们来说,从此大量病人详细研究中可以明确,血压太低,尤其是DBP低,对大脑并不利。当然高血压也不好。总之每一个人要多量几次血压,最好能自己在家就测量,发现血压太低或太高,都应该咨询正规的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0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赛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神奇”的消化道支架
本期导读
用手术向肥胖宣战
血压太低易致脑萎缩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血压太低易致脑萎缩 2013-07-15 2 2013年07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