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气炎热的基础上,加之饮食不当,如酷爱冷饮,则更易招致寒湿之邪、暑湿兼寒的病证,即所谓暑多挟湿。饮食调养注重清热、祛湿的食物,适当吃些苦瓜、百合、西瓜、苦丁茶、菊花、米仁、啤酒、山药、小米、生姜、洋葱等;也可以采用夏季食疗方,如百合绿豆粥、荷叶薄荷粥、薏仁山药粥、大麦茶等。
不要贪凉,少吃冷饮,减少在冷空调房内的逗留时间。夏季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肌腠,体内尤其是腹部阳气偏虚、阴气潜伏。稍有不慎,过于寒凉,则很易使体内的阳气更加虚损,而导致腹痛、泄泻等疾病。恰如古人的歌诀中所言:“四时惟夏难养息,伏阴在内腹惧冷”“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凉饮”。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适当参与太极拳、慢跑、散步运动,起居晚睡早起,无厌阳光;精神调摄做到神清气爽、胸怀宽阔,防止情绪中暑。 本版图片 TP
钱静庄(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