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晒黑了,汗流多了,泪落不停,苦吃不够……曹杨二中同学胡俊杰说,4天3夜,奔赴东海前哨部队体验守岛官兵苦乐的上海青少年国防教育训练营营员,“把身心交给了军营”;金山中学同学陶婧箐则惊喜于收获了“人生中美丽而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次主题为“飞和杯·走近边防线”的上海青少年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由市教委、团市委、文新集团、新民晚报社共同主办,市国防教育协会策划承办。8月1日上午,经过几个月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海选”产生的47名中学生、职校生,从黄浦江畔出征,来到解放军驻嵊泗列岛某部“当兵”。
“从军”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营员们的所见所闻却很特别,感受很深切。
太阳底下走几公里
“早上6点,随着哨声的响起,我渐渐从睡梦中苏醒,睁开眼睛,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去花鸟岛,我们‘跋山涉水’,太阳下走了好几公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大家一路上抱怨声不断,嫌天热,要走那么远的路。”来自长征中学的张毅同学在“当兵”小结中,忠实地记录下他和同伴们的这段经历。不过,他最后写道:“踏访的日子,就像一杯咖啡,喝在嘴里是苦的,尝在心里是醇香的。”
为了使同学们住得稍好一些,战士们腾出宿舍和床,自己在训练场上搭起临时简易帐篷安身,忍受酷暑煎熬和蚊虫叮咬。目睹此情此景,闵行中学的陈美怡感慨万千:“我对解放军的敬意,就是从这个营区这些战士中产生的。”
被战士的顽强震撼
看到战士们面不改色地跳进“意志力训练池”的浑浊泥浆里,搬弹药箱、扛圆木、搏击格斗,成为一个个泥人……嘉定大众工业学校的张月同学忍不住掩面哭泣:“他们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为了国防要吃那样的苦,让我很心疼,很受震撼,更觉得感动。我将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将来做个优秀的女军人。”
在长达3.5公里的地下坑道,在乘坐的军用卡车上,在打扫内务和环境卫生的现场,在连队400米障碍训练场,在东海前沿的花鸟岛……营员们一次次向战士们敬礼。市八中学的李忠阳同学写信给父母称赞战士们:“让我们敬慕的,是他们的顽强;让我们爱戴的,是他们的可爱;让我们赞颂的,是他们的亲切。”
4天经历难以忘怀
即将告别军营,营员们有着太多的不舍。
中光高级中学姚粤浩同学真情告白:“和战士们相比,我觉得羞愧。当我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冷饮,他们却在烈日下艰苦训练;当我在家看电视玩电脑,他们却在这儿奉献青春守护海防。”他在离别前夜写道:“就要离开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军营了,身将行,心却留。虽然有点累,但实在是意犹未尽。”
来自上音附中的顾颖同学,为这次踏访写下了题为《国防音符在我心》的总结,结尾的这段话也许道出了全体营员的心声:“4天的军营生活,犹如一首激动人心的交响乐,苦与乐构成了她的主旋律,值得回味,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