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六一健康·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抽动症患儿的家庭护理很关键
蒋燕清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主任 蒋燕清

  2013年的这个夏季,上海的酷暑一次次刷新了气象记录。近三个星期我们医院儿童门急诊量显著增加,患儿较平日增加三成左右。除高温天气常见的儿童高热、胃肠道、意外伤害外,一些多动症,抽动障碍等病患儿童的家长,也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前来医院就诊。

  近日,我在门诊中接待了来自浙江平湖的8岁抽动症患儿小宇。小宇妈妈告诉我,孩子5岁时就被查出患了慢性运动抽动障碍,经常不自主的眨眼,耸肩,做些怪动作。经过坚持不懈的康复治疗,孩子的生活,学习自主能力有了很大改善。但孩子在今年暑假里突然意外变得特别的暴躁,紧张,睡觉也不安稳,常常冲家人大吼小叫,甚至乱摔东西……

  小宇在我接诊的过程中时确实不时会做一些怪动作:挤眼、翻白眼、耸鼻子、撅嘴,五官似乎没有一分钟是安静的。这些都是抽动症的典型症状表现。

  我仔细询问了小宇的生活学习情况,得知由于近年夏天太热,孩子不得不老待在家里,经常躁动不安地来回走动。抽动症孩子的家庭护理很重要,首先要做好安全和生活护理,使患儿在轻松、和睦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以利于减少抽动。最好能有同龄孩子相伴,避免家庭环境单调、缺乏约束而产生娇惯、任性、自我中心或自暴自弃,形成孤僻不合群的个性。

  检查结果显示,小宇的病情不容乐观。长期“与世隔绝”的单一生活,对小宇小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很大,由于失去了自由空间,缺少与同龄孩子的交流,生活单调。使他更加的孤独、无聊、压抑,继而出现冲动、抑郁、焦虑,甚至破坏性的行为。

  儿童抽动症是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由于其致病原因的复杂性,仅靠单一的医学治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医院、家庭、学校等对患儿进行综合控制和引导。抽动症的治疗是“好好叠加,坏坏循环”的过程,家长的配合很重要。

  抽动症患儿的家庭护理很重要,我向广大抽动患儿家长建议: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大人的焦躁、愤怒的情绪,要给孩子创造尽量放松的环境,引导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如游泳,游戏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注意膳食结构,保证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和水分的摄入。

  家长的心态是最好的治疗药物,忽视抽动症患儿的家庭护理就会造成孩子心理不能健康发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 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家庭教育/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抽动症患儿的家庭护理很关键
六一健康
大家都来关心孩子
“鸿慈杯”宝宝秀启动
高温天气,谨防孩子“情绪中暑”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介
六一博士信箱
暑期,孩子健康不容忽视
“3岁看老”有科学依据
新民晚报六一健康·专版A30抽动症患儿的家庭护理很关键 2013-08-14 2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