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黄浦区的王老先生最近很烦恼,为什么呢,“牙口”不好,小辈孝顺的各色食品,看着想吃,却嚼不动,香喷喷的饭菜,也咬不烂,嘴里过一下,就溜到了胃里,真是“囫囵吞枣”。
王老先生说,早些年掉一两颗牙,其余牙还能吃,觉得没什么影响,就没在意,也没去医院看,近两年,牙掉得越来越多,先是一边没法吃饭,现在两侧都不好咬东西了,他才想到求助医生装副好“牙口”。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城市人口老龄化已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口腔问题是失牙,咀嚼功能下降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发现86%的65-74岁老年人都有牙缺失,10%的65-74岁老年人全口无牙。有牙状态下咀嚼时的肌肉运动可使脑回流血量增多,以促进脑部活化程度,可减少老年痴呆症发生的几率。
所以,王老先生这样的患者非常多,而他们常年困惑于两个问题:什么时候装假牙?装什么类型的假牙?
1 什么时候装假牙
1.掉了牙马上要装吗
每颗牙齿都是一个独立行使功能的器官,联合起来又能行使很多有意义的生理功能。牙齿主要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维持面容形态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不同形态的牙齿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分工合作。随着现代人的寿命逐渐增长,牙齿使用的年限也越来越长,要想提高生活质量,就得保持牙龄和寿龄一样长。
老掉牙是自然规律,还有的老人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没必要花时间和金钱修复失牙,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每一颗牙都有自己的位置,肩负着特殊的功能,人体的精巧正在于每个结构都丝丝入扣、相得益彰,牙齿也一样。牙齿缺失后,整个口腔的平衡就会被打乱,若不及时修复,常会导致缺牙间隙附近的余留牙出现倾斜、移位,缺牙间隙逐渐缩小、对(面)颌牙伸长,局部咬合关系紊乱,咀嚼功能下降等,而食物嵌塞、龋病、牙周损伤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为了恢复面容,改善发音和美观,提高咀嚼功能,保持口腔颌面系统的完整性,需用义齿及时修复失牙。
2.装一副假牙需多久
依据修复方法的不同,时间也各有不同。目前装假牙的主要方法有活动假牙和固定假牙。一般情况下,活动假牙可于拔牙后1~3个月进行,固定修复可于拔牙后2~3个月进行。一般8~28天可愈合,但拔牙后牙槽窝内骨的生长、拔牙创口周围骨吸收的稳定,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完成。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拔牙创口的愈合期可能会较长,所以需要请医生检查判断视具体情况而定。
2 何种假牙适合我
■活动假牙
活动假牙分为局部的和全口的,局部活动假牙是利用患者口内余留的牙齿作为基牙,磨除极少量牙体组织,制作患者能自行摘戴的义齿,其制作方法较简单,费用低廉,便于清洁、修理和增补,但其稳定性、舒适度和咀嚼效能远不如固定义齿。活动假牙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各类牙列缺损患者,特别是对末端无牙及颌骨软组织缺损等情况。
■固定假牙
随着牙科技术的发展,口中有些看似无用的残根、残冠可行根管治疗后保留,治疗后的牙根上可行固定修复恢复牙齿外形,称为桩冠修复。对于已无牙根的情况,则可采用固定桥修复。固定桥是利用缺失牙两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桥墩”基牙,在其上制作部分冠或全冠作为义齿的固位体,并与人工牙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黏固剂将义齿黏固在基牙上。
桩冠与固定桥都属于固定修复,桩冠适用于牙根经过治疗得以保存的牙,固定桥适用于牙齿缺失数目较少、余留牙条件较好的情况。固定修复体体积小,稳固,美观,患者无需摘戴,但相对于活动假牙需要磨除更多的牙体组织。
■种植牙
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种植牙的适应证越来越宽,种植牙因在支持、功能、感觉、形态、使用效果等方面与真牙非常相似,因此被称为“仿真牙”,甚至被誉为“人的第三副牙齿”。种植牙费用较高,但从其对面容的改变、咀嚼效率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来说是一项比较好的方法。但是,种植牙的基桩是植入到颌骨内的,对骨头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就像种树要有土,土壤多树就容易成活。种植牙分两步进行,首先将种植体通过小手术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和颌骨内形成人工牙根,3~6个月后等与骨长牢固后进行二期手术,术后约1个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装上美观自然的瓷牙。它无须磨除健康的牙体组织,也不需要牙托和牙钩,咬合力经过种植体直接传导到颌骨内并分散到周围的支持骨,因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咬合力,而且舒适。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建中为口腔修复科教授,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