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神经介入科专家谈如何有效筛查脑中风
~~~神经介入科专家谈如何有效筛查脑中风
     
2013年09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创介入颅内“拆弹”
神经介入科专家谈如何有效筛查脑中风
魏立
  当人生进入“夏秋之交”,脑血管问题便跃升为引人注目的健康焦点。从临床数据看,脑中风正向年届不惑乃至更年轻的人群袭来。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四高”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及早拆除大脑的“定时炸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介入科方淳主任认为,高危人群主动接受“脑部血管体检”,及时筛查脑中风,干预危险因素,未病先防,可大幅降低脑中风发病风险。

  别被脑中风盯上

  脑中风有迹可循,不是“空穴来风”。脑中风的风险初筛评估对象为既往有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或者40岁以上、脑中风风险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

  脑中风风险初筛评估包括以下8项(每一项1分):

  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房颤和心瓣膜病;

  长期吸烟;

  血脂异常;

  糖尿病;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

  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有脑中风家族史。

  方淳主任指出,大众不必人人自危,更不要捕风捉影。脑中风高危人群以及有症状人群可行头颅和颅颈部血管影像学检查,排除脑血管病隐患。经常性头痛、脖子发硬、复视、眼球上后部疼痛的,同时有动脉瘤家族史者,应每年一次动脉瘤筛查。由血管内介入、神经影像、神经科专业人员组成的东方医院神经介入科,目前开设每周四下午的脑血管病介入门诊等特色门诊,为就诊者提供比较合理及优化的咨询与诊治。

  ■ 缺血性脑中风的筛查项目

  以脑梗塞为例,筛查项目主要包括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及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有条件的可选择CT或MR血管成像检查。

  ■ 出血性脑中风的筛查项目

  以脑动脉瘤破裂为例,筛查项目主要包括CT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DSA全脑血管造影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是医学界公认的诊断金标准,检出率高于MRA、CTA等。但是属于有创检查,作为筛查项目一般人群不易接受。

  脑梗死与血管再通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中风,其本质均为脑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而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梗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最为有效的治疗包括rt-PA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而血管再通是治疗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血管再通是指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恢复血液供应。闭塞血管可以自发性再通,有研究显示20%-30%的急性脑梗死病例可以出现;也可以是经干预而取得。血管再通后,处于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获得再灌注,避免坏死发生,从而改善临床结局,这是溶栓治疗的基础。

  溶栓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的4.5小时以内,太晚的血管再通可能错过时间窗,对于缺血坏死的脑组织无济于事,甚至发生再灌注损伤,加重脑水肿,引起出血性转化;近段血管完全再通而远端组织灌注不良时特别容易发生脑出血。

  然而机体的反应要复杂得多,大动脉的再通并不一定产生有效的组织再灌注。尽管如此,缺血性脑中风治疗的中心环节仍然是尽早恢复血液循环,尽量减少缺血所致的神经细胞病变程度及范围。

  与心血管介入的发展历程类似,医生现在开始对急性脑血管闭塞尝试进行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方淳主任介绍,急性脑血管闭塞再通的介入治疗的时间窗可以延长到6-8小时。血管内介入再通的最大优点是再通率高,能够维持血管通畅。亚洲人颅内动脉狭窄是急性脑中风的重要原因,约30%-40%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由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对于这部分病例,即使采用溶栓或取栓获得了血管再通,也会存在原位的动脉狭窄,存在很高的中风复发危险。这一类病人进行支架置入,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脑溢血与微创治疗

  引起脑溢血最凶险的病种之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后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壁的薄弱点,此处血管壁过度扩张形成气球样扩张,成为壁很薄的泡样或囊状结构。血管畸形、动脉瘤突然破裂常常在瞬间夺走人的意识、行动能力乃至生命。

  脑溢血的治疗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真正较量,须臾不可怠慢。经开颅术后很多患者留存残疾,根本无法恢复正常人状态。数字化血管造影(DSA)迅速发展起来以后,脑溢血的治疗发生质变,开辟了一条不开颅经介入手段运用合适的弹簧圈闭塞病损血管的道路,血管内治疗同样能达到封闭瘤颈的效果,手术时间大幅缩短,创伤小,恢复快,关键是病人能够恢复如常。

  医学并未就此停步,怎样在未发生脑溢血前及时发现那些隐藏的定时炸弹,才是降低“四高”的核心所在。方淳主任认为,目前的筛查手段对高危人群防止发病意义重大。比较理想的方法是DSA介入手段,能让大脑中所有的血管不论巨细一览无遗,再小的动脉瘤也难逃“法眼”,在检查的同时进行动脉瘤夹闭,实现查与治的合二为一。如此高科技的防治手段对高龄老人同样适用,破除了年龄壁垒。有些瘤体小,瘤壁光滑的动脉瘤无突然增大的,也可视病人个体情况暂不予处理,定期随访复查。这种脑血管微创治疗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医学界公认。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方淳主任提醒,从介入成像结果看,吸烟者血管内皮损伤多见,血管基础条件差,明显不如从未吸烟者。微创可以应急、救急,但尚无能力挽救不戒烟者的血管。为了血管健康,请主动戒烟。

  总之,脑中风筛查与干预的流程是根据中风的危险因素,按照规范的标准将中风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并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给予适宜性技术的治疗和健康教育,预防中风的发生或复发;对于非中风高危人群,通过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防止中风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发展,降低中风发生率。

  魏立 图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池州贵池行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专版
微创介入颅内“拆弹”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微创介入颅内“拆弹” 2013-09-16 2 2013年09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