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结海 实验心理学家,在国际、国内权威心理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提出了多个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曲玉萍 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讲师,法国政府青年社会学精英学者,CNRS国家科研中心客座研究员。
“你们看,这是什么?回拨号码:1180651174266,这是免费短信‘通过易信发送,可直接回复’。”一大早魔鬼心理实验室的研究生们就议论开,“我这里也有一个奇怪的未接电话,号码是400什么的。该不是诈骗电话吧?”
“你们都out了,这是新推出的易信,可以免费发短信、电话留言。”易信,一看名字就知道它是冲着微信去的,那么,易信和微信有哪些异同?它能打败微信吗?今天,魔鬼心理实验室从消费心理的视角为您分析,易信PK微信,到底鹿死谁手?
微信——一个脆弱的巨人
微信推出已2年,15种语言,用户已超过4亿。微信功能非常强大,可以传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打视频电话、朋友圈……最新版本更是可以扫描街景、扫描条形码、扫描封面等等。看上去微信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
且慢!从消费心理视角去看,微信其实是一个脆弱的巨人,而且相当脆弱。在我们看来,微信至少有以下三大不足:
■ 微信不能发短信 我们知道许多人会马上反驳说,微信怎么不能发短信了?微信可以留言,那不就是短信吗?而且还是免费。是的,不过,微信“短信”的成功发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接受方必须处于网络环境。你打算通过微信给对方发送一条短信,问题是你无法确定对方何时才能收到这条短信。最终,你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花了1毛钱把短信发了出去。
■ 微信不能打电话 可能也有人会反驳,微信怎么不能打电话了?微信不但能打电话,还能打可视电话,而且是免费的。是的,不过,要使用这个可视电话极其麻烦,你必须先给对方发一个短信“视频一下?”,几个小时后对方发现了这个短信,于是再回复一个“视频一下?”一天之后你才看到它,这时你都忘了当初想说什么了。
■ 微信不能上电脑 当然,你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电脑上使用微信,问题是你能在电脑上干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设计,电脑的功能通常把比手机强大得多,可是电脑的微信还不如手机的微信。
消费者的期待是什么?我在使用电脑时,如果有人给我发短信,我能在电脑上立即阅读和回复;如果有人给我打(可视)电话,我能立即通过电脑接听。
微信告诉我们的一个美丽谎言。微信为什么会存在上述三大缺点呢?微信有一个解释,比如,为什么在视频聊天之前必须先发一个“视频一下?”微信解释说,这是防干扰。那么,请问,我用手机给别人打电话之前,为什么不需要先给对方发一条短信“请问,我现在能给你打个电话吗?”其实,防干扰很简单,像手机一样,微信完全可以设置一个“飞行模式”。
其实,微信的解释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微信可以如此方便、免费地发短信、打电话,那些靠电话和短信生存的公司非要把微信给杀了不可!大家还记得吗?即便如此,前不久微信还被逼收费。
【总结】
微信到底是一个通讯工具,还是一个社交工具?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学上有一个“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具体到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是手机的基本功能,对于咱老百姓而言是必需品、是保健因素;在“朋友圈”里发帖是奢侈品、是激励因素。
因此,要战胜微信并不难,切入口就是发短信、打电话。
“中国电信”为什么是第一个跳出来的?
再一次应验了那句古话“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就在微信遭围剿之际,中国电信第一个跳出来推出易信,实现了从微信对侧到微信同侧的转变。那么,易信的命运如何?它和微信的PK中到底鹿死谁手呢?
■ 攻击法则 营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攻击应该指向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微信是一个缺少短信、电话的基石支撑的空中楼阁。这就是为什么易信首先选择短信进行攻击的缘故。
■ 免费法则 免费永远对人类有着最致命的诱惑,无数的实例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免费会使我们产生非理性的冲动。为什么免费如此诱人?这是因为人类具有害怕损失的本能,而免费的诱惑正是和这种恐惧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都知道,不免费的交易都是有风险的,如果做出错误的决策我们就会蒙受损失,免费,使你向损失说bye-bye。
易信首推“直接的”免费短信和“间接的”免费电话,从消费心理的视角看,策略是非常精准的,因为不管是微信还是巨信、不管是易信还是难信,谁推出免费短信,尤其关键的是:谁推出免费电话,谁就是胜者。
【总结】
易信的意义在哪里?
易信的意义绝对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它的出现不在于微信终于有一个对手。易信的出现意味着一直被垄断的电话、短信市场终于被自己人从内部撕开了一个美丽的口子。为什么中国电信是第一个撕口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在移动通讯中的市场份额最低。
免费短信到了,免费电话还会远吗?
有竞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