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版以来,我们所提出的艺术焦点话题不少,在年终回顾之际,艺术与城市的关系首先就浮现在脑海中了。这一年内,国内外不少大事都让我们和读者感受到艺术还是有一些力量的。必须承认的是,比起西方一些艺术强国,我们的艺术自觉性还不够。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有时是被动的,所以更需要领导层在牵引和推动方面有更大的力度。
也许是源于传统的跟风和从众心理,或者我们也喜欢合群的人或物,这反映到艺术审美上也同样如此,创新、突破总是小部分人会干的事,没有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所以,如果领导不支持,可能就不会去争取,城市的艺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就因此而受到了影响。
这几年来,我们在国内能看到越来越多国外艺术经典作品登陆中国,这无疑是进步的,至少在形式上逐渐开始有“百花齐放”之势,让老百姓不出国门也能看到好的艺术作品;但事实上,仅靠引进外国名家作品等方式是不够的,国内艺术家水平的真正提高、艺术展如何办出国际一流水平等问题,应该多听取专家建议,让老百姓从百家争鸣中真正得益。就拿这两年国内各种双年展、三年展泛滥的态势来说,数量虽多却鲜有让人惊艳的,大多数都是各地领导为了宣扬当地的艺术发展成效而推出的“产品”,投入无数资金、人力不说,老百姓却并不赏脸。这其中关键还是领导的“一家之言”远大于专家们的“百家争鸣”的缘故。
要让老百姓自发自主地喜爱艺术、参与艺术、理解艺术,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逐步的改变正需要领导们主动关心,真正重视,亲力亲为并从善如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