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先贤而立的纪念性建筑,大多是为纪念其功绩或思想而设者。这类建筑首先要做的就是读懂被纪念者的思想和理想,并在此基础上以艺术的方式留住其精神。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的哪座纪念性构筑首先想到的是这一点?湖南省发改委给岳阳汨罗屈原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批复中第一句话就说“为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丰富我省旅游资源,同意建设汩罗市博物馆暨屈原博物馆项目”;杜甫草堂呢,也是为了旅游啊!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地方政府才会如此冲动,才会以三年为期,大干快上,而不会去体会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堂和馆才会奢侈、夸张和惊扰,惊扰先贤的思想、惊扰他们的苍生之念。
德国海德堡老城是二战中唯一没被盟军轰炸过的城市,可是,你来到这座老城就会发现:海德堡大学的食堂就在城堡里,但堡垒的外墙已是斑驳而沧桑的样子,虽然里边很现代、很潮;王座山上的城堡也很老,它先是花了400年才建好,到现在已经又被风雨岁月洗礼了600年,现在它大半已经坍塌,“但其恢宏的规模,完美的结构,似乎由于其破败而更具魅力。”留学生们告诉我们,看着墙壁与屋顶上的杂草、小树,看着夕阳穿过破豁的窗照在残缺的墙头,像镀了一层亮闪闪的金,墙边的绿树悠然自得地陪着摇曳。
留学生们说,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像黑格尔那样沉思,学会了从残破中体会古堡昔日的辉煌,明白了:对于古迹,任其破残不加修复,就是一种深深的理解与尊重。海德堡是什么,是内卡河古桥上遥望青砖红瓦海洋上高高凸起的教堂尖顶,是凝望海德堡大学哲学系门前的黑格尔雕像,是欣赏古桥上卖艺者的悠扬琴声,是站在河堤梧桐树下遥望青山、古堡和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民房。理解,才不会惊扰海德堡的沧桑、宁静;不惊扰,就是尊重海德堡的历史和性格;尊重,就不会失去海德堡的极致的美,于是,“我们把心都遗忘在这里了”。
细想,我们还有海德堡这样的地方吗?如果有,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