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衣服里掏到一叠钱
林明杰
■ 评委丁乙在刘月作品前接受电视采访
  ◆林明杰

  有些年没有太关注青年艺术家作品评选类的展览了。因为我常常在这类展览里要么看到类似评委徒子徒孙风格的作品,要么看到对当下市场的谄媚。在青年艺术家的展览中,我常常看到“三老”:老气横秋、老奸巨猾和老实巴交。

  所以我对最近由SMG艺术和华师大设计学院主办的“2013新青年艺术人物”年度评选及其作品展览,事先也没抱什么希望。

  然而,当我到了展览现场,却有种在旧衣服口袋里掏到一叠钱的惊喜。

  首先,我看到了一幅巨大的“黑照片”。确实,这是一幅漆黑一片的照片。凑近看,会发现黑色中隐藏着无数红、黄等杂色的细小点子,如繁星之于宇宙。评委费大为告诉我,一个叫刘月的上海'80后男孩痴迷于用摄影手段来探索一些“未知领域”。这幅黑照片是怎么诞生的呢?是他盖上一台数码相机的镜头盖,然后无数次地按快门,以至于相机都发热了,由此长时间曝光产生大量噪点。这幅作品好像是在问:这些噪点是如何从绝对黑暗中产生出来的呢?

  无聊吧?但在牛顿之前的时代,还有什么问题比“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更无聊的?不掉地上,难道掉天上去啊?

  接着,我又遇见3幅一片黑的“黑画”。我想,评委们是不是得了黑色情结了?但定睛再看,发现黑画上其实有着惊涛骇浪。原来那个叫胡柳的女孩一直在尝试用铅笔画出国画的“笔墨”意味来。她不借助外光效果来塑造画面,而是用铅笔的走向去接近所描绘对象本来的生长趋势,表现出对象的机理。铅笔的反光本身又凸显了对象的结构和层次。我面前的三联黑画名为《海》,是用全黑色的画面表现大海波浪的运动,同样取消了水的外光作用,让铅笔的走向和海水的运动合二为一。从这种画法就可以知道,她能画成一幅画所消耗的时间。费大为说,这孩子今年就画成这3幅画。

  “这几个年轻艺术家几乎从来没有在场面上混过,鲜为人知。他们非常安心,非常执着地做自己的作品。”费大为说。

  我觉得,更为可贵的是,他们没有被权威和成功者所诱导,去走大家都在走的“阳关大道”,而是敢于在自己的“羊肠小道”上独自行进。

  前面两件作品可能对相当一些观众来说还比较艰涩,那么1987年出生的影像艺术家刘茜懿制作的动画片《天籁籁》会很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奇幻的场景,大片的气势,复杂的技术组合,悲壮和神秘的气氛营造,都不得不让人感叹后生可畏。

  鲁迅说“救救孩子”。我也希望美术界的各种评选、各种大展也来救救热爱艺术的孩子,别让他们的前程被评委的平庸和狭隘埋没,不要让他们的灵气和个性被庸俗的成功所误导。让真正懂得年轻人的人来评选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吧。

  为这个展览中能出现这么几位我从来不知道的、有才华的年轻人,我要向这些评委们表示敬意,他们是:费大为、杨福东、周铁海、丁乙、向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艺术品抵押贷款面临风险
旧衣服里掏到一叠钱
私人美术馆筑起“巢”怎引“凤”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4旧衣服里掏到一叠钱 2013-12-21 2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