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正与全国同步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为确保本次经济普查单位不重不漏,为普查登记工作奠定基础,10月至12月,全市开展经济普查单位核查工作。
第三次登门才填材料
王桂林当天跑了3家单位,比较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已是她第三次登门了。第一次去是“敲开门”,送通知;第二次去是预约,让对方准备相关材料;第三次去才是填写核查表。“我把手机号码都留给对方负责人了,我手机24小时开机,他们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打我电话。”王桂林说,“外企下班晚,昨天晚上还有单位打我电话咨询。”
对于普查员来说,大单位不难查,工商、税务有底册,碰到个体经营户,只能靠“盲查”了。外滩街道在地统计办工作人员宗陈敏说,人民路上一个批发零售市场内,有证的经营户是506家,现在摸了“家底”,有证无证的一共有900多家。无证经营户几乎占了一半。
企业不必担心信息外泄
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被通俗地称为“经济家底大摸查”。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此次普查,要掌握这些普查对象的单位基本属性、组织结构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和水消费情况、科技活动和信息化情况等。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一再强调,《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数据不作为统计之外的其他用途。因此,企业在经济普查时上报数据,完全不用担心信息外泄,这些数据都是加密的,不会提供给其他部门。最终对社会公布的普查结果,不会涉及任何个体的普查对象。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