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形式呼吁是一种表达方式,目的是否能达到,其实还真的难说。针对城市里正在发生的新闻和话题进行艺术评论和艺术批评,相比较一般的评论文章,本刊主编黄伟明主笔的“题内话”中的言论尽可能做到了具有针对性和艺术性,并在艺术的大环境下解读城市现象,为我们的城市、为身边环境失去的保护讲些心里话,最终目的则是希望能够以这样的形式,为城市设计、思维模式提出一点建议。
有幸的是,这些“题内话”收获了比预想更多的反馈,有艺术界的大师、各高校学院的教师学生,海外关心艺术的专家学者,还有许多普通读者都通过各种形式向我们传达了他们对“题内话”主题和文章的看法和意见,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以不同视角关心着城市与艺术关联的现状和矛盾,期许着艺术上海更美好的未来。
不仅是上海,国内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从初级阶段开始,就在“大力发展”上花了大工夫,于是我们看到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建筑不断出现,设计师们更是以建筑的造型、高度、建造方法相互比拼,殊不知城市早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所幸,这些年决策者们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以往的发展模式给城市环境造成的不可修复的破坏太多,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环境的保护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们在“题内话”里探讨过很多相关话题,比如呼吁更多“小清新”建筑出现、公共艺术应更亲民、要给城市留个“疤”等,无论哪个归根到底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不是单纯地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在当下,而是应当在发展的同时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些什么。在新旧交替之际,以“年终专稿”总结过去一年的焦点话题,也是期望在新的一年里艺术能给城市带来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