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
张德宁
  苏州博物馆在成功举办了沈周画展之后,又举办了“吴门画派”的另一大家文徵明的特展,新年前夕,展览更换了部分展品,新换上的就有南京博物院送展的《万壑争流图》。

  此图纵132.4厘米,横35.2厘米,纸本,青绿设色。图的右上角,作者颇为独特地用极小的楷书题识:“比余尝作千岩竞秀图,颇有思致,徐默川子□得之,以佳纸求写万壑争流为配。余性雅不喜作配幅,然于默川不能终却,漫尔涂抹,所谓一解不如一解也。是岁嘉靖庚戌六月既望,徵明识,时八十有一。”知此图乃文徵明晚年应徐默川之求,为其《千岩竞秀图》所作的配幅。

  图绘崇山叠壑,有涓涓细流从山头岩隙泄下,合成溪流、水塘,曲曲折折,又从山岩间分流而下,聚成池塘,继续从岩崖间争流而下,至山脚汇合成河,奔流而去。河对面坡岸,高树成林,有士人游荡其间。全图气势宏伟,曲折奔放,无论山石、树木、水流,勾线沉着凝练,皴笔不多,只在山石的折转处及石根部保留短笔的披麻皴。而满图的青绿设色,优雅古穆,却也给后人留下颇具文徵明特色的画风。

  色与墨是矛盾的双方,要达到王原祁所言:“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又须色中有墨,墨中有色”,实非易事。回顾一部中华绘画史,贯穿着一条色与墨相斥、相合的演化历程:盛唐流行重彩,至五代、北宋,水墨大兴,重彩失传。三百年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出,复古大青绿山水,但未及流传,南宋依然是水墨的天下。至元初赵孟頫倡导“以书入画”,水墨自是主角,但也画了些青绿设色,着意保留色彩底下墨色勾皴的痕迹,以添优雅之气。此后盛懋将其演变成小青绿山水,也就是在水墨山水的基础上,仅在局部薄薄地敷染石绿、石青,并不遮掩皴笔。其后,小青绿山水渐渐流行。

  文徵明此图,满纸青绿设色,其法是先将浅赭色普染山石,然后留下石根之赭色,再将石绿、石青,而至墨青(花青和墨)色,薄薄地按序自下而上,分层积染。但文徵明匠心独运:其一,青绿中调和淡墨,清润幽雅,已不似以往大青绿之奇艳夺目;其二,石色薄敷,不掩墨骨,故仍是元初赵孟頫青绿设色方法的衍变,无愧为文徵明晚年细笔青绿山水中的精品。

  此图曾为著名收藏家庞莱臣所得,成为其《虚斋名画》之一。1959年和1962年,庞家孙辈庞增和分两次将其继承的137件上自宋元、下至民国的书画绝品捐献给了南京博物院。《万壑争流图》遂成南京博物院之珍藏。

  张德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第T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
五百年来一大千翰墨文献展风采
迎甲午马年刻肖形马印
名家名砚再聚首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文徵明《万壑争流图》 2014-01-04 2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