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报考北京院校研究生的人数为24.99万人,为全国之最。同样,今年共有12万余人角逐上海60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录取名额,其中,在沪参加考试的考生约5万人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00人。京沪之所以成为研究生报考的高地,主要源于考生普遍有着较浓重的“名校情结”。据统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京内名校,报考人数均过万。而本市报考最热门的单位则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均超过6500人。
近6年来,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60万人。而10年前,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不足27万人。如今,每年的研究生总招生量不断刷新。但去年,中国教育在线的一项调查却显示,超过9成的人认为研究生学位已贬值,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宽进宽出的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研究生贬值,还有不少被调查者将贬值责任归咎到现在的研究生教学风气不佳上。
对此,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说,近年来,针对大学把研究生作为流水线产品、导师把学生当成打工仔的质疑一直不断。但即便如此,考研热还是高烧不断,因为考研还是就业的“出口”,社会的学历需求虚火甚旺。“研究生教育有必要缓一缓扩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