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彩笔缤纷绘青瓷
袁菲
■ 吴山明绘《荷花》青瓷罐
■ 傅益瑶绘刻花金钟
■ 傅益瑶绘青瓷笔筒
■ 吴山明绘“天山雪莲图”瓷盘
  在近期申城的艺术展览中,名家画瓷成为了一大热点。在南京东路朵云轩艺术馆,无论是“东方神韵——吴山明、吴扬、高晔、吴高岚迎新联展”,还是“水墨青瓷——傅益瑶绘瓷、夏侯文青瓷艺术联展”,瓷器已经成为了名家创作的重要载体。与以往在白釉上使用青花绘制不同,现在的名家们更青睐于青瓷。

  青瓷本身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绝美意境,人们都沉醉于青瓷釉的原味之美、质地之美。因而历代画家很少有在青瓷上绘画的。但吴山明则开创性地带领自己的家人尝试在龙泉青瓷上绘画。虽然爆釉、变色等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度让他陷入困惑。在反复的试验中,他不断与龙泉当地的工艺大师摸索、研究,终于走出了一条独特创新的青瓷绘画之路。

  吴山明的青瓷绘画作品线条洒脱优美、墨色酣畅淋漓、造型精致大气,使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灵动、飘逸和古老青瓷艺术的内敛、凝重有机结合;吴山明的妻子高晔瓷上的墨竹、墨兰,更多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他们的儿子吴扬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东方艺术含蓄、温婉的特性,而青瓷的翠色更好地呈现了吴扬擅长的诗性的绘画语言。

  画瓷,也是近几年来傅益瑶创作活动中受人关注的一个内容。这个缘起可以追溯到她的父亲傅抱石。傅抱石祖籍江西,是一个特产瓷器的地方。傅益瑶爱上了绘瓷,可算是一种艺术上的宿命承继。如果说,傅益瑶在青花瓷的绘画中,将纯净如水的蓝色运用到极其雅致,那么在与夏侯文的“切磋”中,将使得龙泉绘瓷成为了瓷画中的一朵“奇葩”。大约在2007年的时候,傅益瑶用茶色釉试画了几只青瓷瓶,效果很好,佐证了夏侯文力拓青瓷釉下彩工艺的努力。2009年,傅益瑶应夏侯文之请专程来合作。傅益瑶也一改青花瓷的用笔,用没骨法在坯体上描绘人物故事,在叙事场景中突出人物的动感而不细腻勾勒具象细节,具有恢宏的构图气象和整体场面的生动性。此次展出的一件笔筒上,众多人物形态不一,生动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中。

  在泥土和火的艺术结晶中,画家融进了自己的智慧,把对艺术、对瓷的理解,描绘在瓷器的具象器物中,进行创造性地艺术实践,心灵深处的温暖透过手中的笔漫溢出来,在前人的物质形式上,创造出带有个性和艺术化特征的新的物质成果,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形式。  袁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彩笔缤纷绘青瓷
“陶艺非凡”赖德全
黄杨木雕“马舞”
中青年瓷艺家迎春展新作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彩笔缤纷绘青瓷 2014-01-11 2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