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书之日最是难得。尔等有成与否,就在此数年上见分晓。”——2013年《略知一二》第11期、第12期的封二连续刊登的是左宗棠写给两个儿子的《与子书》,与以前封二刊载的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梁继璋写给孩子的信一样,能在让你拿到杂志的瞬间,于精致页面的阅读上,感受到编辑的用心与理念。
让孩子热爱阅读,不光是为了写好作文,更是为了心灵的塑造。
上海作家协会主办的这本定位于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低年级的阅读刊物至今已经创办了8年,它优秀的文学内涵不仅适合孩子接受,也适合二代人的亲子阅读,作为家长的成人读者,每一期都能找到打动他的元素。冬天,阳台,树,陌生人,保姆,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每期的主题作文选裁精心,作者有汪曾祺、莫言这样的大家,也有张怡微、金子棋等年轻作家,作点评的是当前有阅读量的作家评论家。而创办此杂志的原主编赵长天先生,以他的热情、才华、敬业、爱孩子的心,一直将精彩的点评坚持写到他住医院。
爱,温情,苦难,信任,历险,幻想,这些辅助孩子成长的元素在《略知一二》里交织互融,它们显示精英文化的品质与魅力。杂志执行副主编刘运辉先生说:2010年改版,重新回到写作与阅读领域,发掘作协的资源。作家叶开认为,此领域,《略知一二》做得最好。的确,这不愧是一本作家协会主办的刊物,对文学经典的选择精当、高效,安静读上半天,受益匪浅。每期介绍的优秀书目,那种引申阅读,对孩子的有益选择非常实用。对副主编刘运辉说:你们自己要有多大的阅读量啊!他谦虚地笑笑。作家殷健灵每期杂志看了,存起来再送给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在杂志近期举行的作家座谈会上,青年作家金子棋说:小学五年级是个阅读的分水岭。之前总是看童话,五年级时看了本《简·爱》,有一种忽然长大的感觉。自己的人生被一本书的阅读改变。很多家长不在乎阅读,错误引导。这本杂志很可贵,孩子们想被尊重,想被认真对待。
“唯有自由的心灵,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作家叶开在《鸟声》佳作点评时的“画龙点睛。”
“雯雯,钱固然重要,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爱护更重要,即使你很有钱,但对别人漠不关心,你的富有会变得毫无意义。”——五年级学生在她发表的作文《难忘保姆阿娘》中写道。阿娘去照顾隔壁生病的奶奶。孙女问:她又不付你钱,你干吗帮她?奶奶如此回答。作家的智慧与普通人的信仰如此帮助孩子们在当代社会建立健康的生活价值观。
编者读者互动,也是《略知一二》重视的。每个月,杂志都有“名家走进校园”讲座,与书店合作办读书会,微信与读者互动。“想写就写”是给孩子们发挥的栏目。孩子们的作文千姿百态,活泼,天真,有想象力。无论是孩子写暑假在日本长崎小学,双双在活动中建立了感情,临别,长崎的小伙伴舍不得,居然跑着“追我们的车”;还是写“我向往的城市——房价要适中。人与人之间也要生活融洽。不能像某些地方,空气严重污染,房价贵得令人望而却步。”都有意思,让人感慨。读与写是一对姐妹,写作着,也是思考着。《略知一二》培养起了孩子对表达的兴趣与信心。
在座谈会上,有作家建议杂志今后再增加点未来元素。《略知一二》社长孙甘露总结道:孩子是各种各样的,家长也各有不同,每个读者都是不一样的,杂志今后要怎么办,怎样给孩子写作,都是我们要多思考的问题。现在语文教育僵化,我们杂志担负了提供多样性选择的任务。向商业妥协,是否会有悖于我们的办刊原则。今天讨论的问题,我们将在未来体现在杂志的改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