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特稿
     
本版列表新闻
~~~——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和平岁月强军练兵纪事
~~~——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和平岁月强军练兵纪事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张“硬”名片锻造军魂铁骨
——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和平岁月强军练兵纪事
江跃中 叶何伟 吴持巍
■ 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战士在训练中穿越“火障” 郭维虎 摄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叶何伟 吴持巍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一支75年前由14名红军骨干组建而成的英雄连队,始终保持着“枕着敌情睡觉、聆听号令出征”的姿势。组建以来,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参加了大大小小160多场硬仗,次次出色完成任务。1964年、1985年,连队先后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和“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声名远扬。 

  1月6日,冬日杭州,六连又完成了一场进攻破障演练。“硬骨头”何以硬得长久、硬得出奇?记者深入班排官兵中一探究竟,从连队拥有的三张“硬”名片——伤疤、补丁、“神医”里寻找答案。 

  剪影

  西子湖畔,寒风飕飕。1月6日,我军某部训练场气温已经下降到0℃以下。一场进攻破障演练在此拉开了战幕。

  10分钟内,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特战小组队员连续突破“火障”、泥潭等11个特种障碍,并进行多型火器的实弹射击。此时,由特战一组组长徐明明带领3名队员率先出征,大家冲上5米高的阻绝墙,纵身跃入冰冷的反坦克壕。壕沟内水冷刺骨,负重即刻增加十余斤,队员们迅速游抵对岸,扑向熊熊火海,爬过泥潭,攀上10米云梯……整个战斗过程一气呵成,像一把把尖刀直插“敌方”纵深。

  站在队列第一排的四班战士简强强入伍才一年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满身泥浆的他嗓音响亮:“在六连当兵,吃苦是常事,吃苦就是为了打胜仗;吃过这里的苦,回到社会上,就不会再有吃不了的苦!”

  名片1  官兵身上的伤疤

  新年伊始,陆军第1集团军第3届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十大新闻人物颁奖现场,下士王运全刚一登上领奖台,就赢得现场百余名将校领导的全场掌声。

  普通一兵缘何能令全场瞩目?“硬骨头战士”王运全有番传奇经历:连续3次报名应征终于如愿,成为6年走出苗寨参军“第一人”;把“刀在身上磨、人在苦中练”作为练兵座右铭,用7块伤疤练就“陆地如猛虎、海上赛蛟龙”过硬本领,成为六连唯一的新兵特战队员。

  其实,六连官兵,几乎人人身上都有训练留下的伤疤,连指导员这样的政工干部也不例外,成为连队一张独特的“硬”名片。记者见到连队第43任指导员环欣欣时,看到他的双手手掌上,老茧能夹得人疼,而手背上满是还没愈合的伤口,其中一大块已经掉皮,还露出了血红新长的嫩肉……

  “进了六连的门,个个是英雄。每名官兵平时都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生死关头更要豁得出来!”环欣欣说。

  面对各种复杂斗争和严峻形势带来的考验挑战,如何把 “90后”“95后”官兵锻造成听党指挥、拒腐防变的钢筋铁骨?六连探索总结出一套铸魂“组合拳”。每次重大主题教育,坚定信念、铸牢军魂是第一任务,从思想根子上回答“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而战”的问题;每逢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作为第一要求,引导官兵做到任凭风浪起、我有主心骨;每有大项演训任务,都把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作为第一遵循;每当新兵入伍、干部调入、连队命名纪念日,都把弘扬传统、铸牢军魂作为第一课堂,到荣誉室洗洗“思想澡”。

  2008年春节,连队奉命赴江西执行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任务,官兵们7天转战3地,处处凯歌。在井冈山抢修电网时,碰上“硬骨头”:每根两吨重的电线杆要运到海拔1300多米的山上,政府出到5000元一根没人敢接活,因为当年拉电网的时候,塔材都是毛驴驮上去的,有不少毛驴摔死在山沟。 

  六连官兵没有一人退缩,大家群情激昂,嗷嗷叫着投入战斗,热了抓一把雪塞进脖子,渴了含一块冰在嘴里,鞋子掉了就赤着脚继续往前走,皮磨破了用毛巾垫着继续扛;副连长李新社脚下打滑,身体快倒时,就咬住牙用手撑着地向前挪;新战士王兵脚踝不慎扭伤,脱下鞋子把脚伸进雪地里镇一镇痛、拄着木棍继续往上走……就这样经过5小时奋战,六连官兵用血肉之躯在冰天雪地的山上搬运塔材80余吨,为灾区送去了光明。 

  每一个疤痕记录着英勇的见证,每一个伤口孕育着英雄的底气。几十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铁心跟党走、绝对听指挥”都是“硬骨头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近10年,连队先后有32人谢绝地方企业高薪聘请选择留队,68人主动放弃休假、推迟婚期参加重大演训、抢险救灾等,23人面对家庭变故仍坚持奋战在任务一线。 

  名片2  训练行头“补丁”

  “皮肉掉了可以再长,荣誉丢了哪里去找。”这是“硬骨头六连”七班长刘葵贴在自己床头的战斗格言。

  两道剑眉斜立,脸上棱角分明,看着不过30来岁,头发却白了不少。初看刘葵,记者很难相信他是参加过集团军“猎人集训”的特战队员。“这个小伙子有血性!”一位熟悉刘葵的团领导赞叹道。

  上级组织军事一级连考核,刘葵在跑障碍时,右眼角被障碍物刮出一道长口子,鲜血直流。伤口在汗水浸泡下,像无数只蚂蚁在撕咬,刘葵没喊一声疼,硬是咬紧牙关跑完全程。第二天,连队进行射击考核,为不影响成绩,刘葵毅然撕去纱布走上靶场。5个课目考核,刘葵拿下了全部冠军。

  六连,是一支对荣誉无比渴求的连队,敢打必胜、战无不胜是“硬骨头精神”的基因传承;勇争第一、举旗领跑,是“硬骨头六连”的时代精神,六连官兵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失败”。

  五班长郭衍庆,在全连承诺拿下团运动会铁人五项冠军。但由于脚上长了3个鸡眼,赛前又突发高烧,他只能住进卫生队接受治疗。谁知大赛当天,他悄悄拔掉输液针头,用美工刀挖掉鸡眼参加比赛。最后5公里武装越野时,伤口不断往外渗血,双脚几乎麻木,只听他大吼一声:“六连不能输!”硬是咬着牙关,超过一个个对手,获得3个单项第一、2个第二,比赛结束后,他倒在了地上。

  下士杨树林,去年4月为国防大学将军班演示课目,在攀爬云梯时不慎跌落,右手臂重重摔在石头上,把迷彩服磨出了拳头般的破洞,当时就疼得动弹不了。

  “不能放弃,如果这是战场,放弃就等于失败,六连不接受失败。”杨树林咬破嘴唇,忍痛继续演示。只见他左手捏住拉火管,用牙咬住拉火帽,猛一甩头拉着导火索……演练结束一检查,才发现他的手臂已是粉碎性骨折。

  在六连,谁是训练标兵?不看成绩看衣服就能知晓。训练服、作战鞋、迷彩背囊……在六连,官兵身上训练的行头没有一套不打“补丁”的,在摸爬滚打中,一个个“软骨头”,磨砺成了“硬骨头” 。

  从不给失败留位置,从一个血性士兵到一支血性连队,六连用行动作出响亮回答:当曾经的战火硝烟渐行渐远,当相对和平的岁月慢慢拉长,当崭新的“90后”、“95后”官兵成为部队主体,我们的敢战血性没有半点减少。

  名片3  全能“装甲神医”

  “技术大拿”,是连队官兵对技师陈建平的另一个称呼。在“硬骨头六连”所在的某步兵团,每当步战车出了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修理连,而是陈建平。

  他渡海400米障碍只要两分半,5公里、投弹、器械样样能进连队十强。但比起他的技术,这些体能都是小菜一碟。“全团有两张某新型步战车的结构图,一张在装甲股,一张就在陈建平的脑子里。”六连连长薛峰说起他,满脸自豪,“他可是出了名的‘装甲神医’。”

  陈建平的“望闻问切”功夫果然了得:受损步兵战车,点火发动,加大油门。3分钟听音后他判断,“听着声音不对,肯定燃油油路有空气!”一检查,果然如此。

  去年一次实装演练前,一辆步战车正“轰轰”往前赶,却见陈建平在后面直挥手,停下来一问,原来看着车子直冒黑烟,他判断发动机柴油雾化不良。正是他的及时提醒,防止了该车发动机爆缸,挽回直接损失200万元。

  在连队,像陈建平这样的能手、骨干比比皆是。“硬骨头”的威名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一代代六连官兵明白: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硬骨头精神”,必须瞄准能打胜仗的目标加强战斗力建设,才能不负“硬骨头六连”“硬”的威名,才能肩负起强军兴军的伟大使命。

  新军事变革浪潮汹涌而至,任何一支军队必须面临变革的挑战和考验。然而,尴尬如影随形:没有教案教范,训练举步维艰;新装备改写了传统的训练模式,官兵一时不知所措……

  转型,必定要经历脱胎换骨的阵痛和自我颠覆的艰辛。但是,“硬骨头六连”的官兵不怕痛,不怕苦,最怕的是稍一停顿被落伍。他们大胆“换脑”,快速“转身”,在信息化潮头浪尖举旗领跑:连队勇当全团吃“螃蟹”第一连,主动请缨承担起新装备施训任务;第一时间派出30名技术骨干到生产厂家见习,先期展开训练;组织人员编写178个训练课目、10余万字的教材资料,应用于全师部队。

  据统计,近10年来,六连先后探索总结了20余种新战法,有39项训练革新成果在军师推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调查
   第B06版:运动汇
   第B07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08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夜光杯
   第B11版:夜光杯
   第B12版:阅读/连载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民生上海
   第B15版:民生上海
   第B16版:民生上海
三张“硬”名片锻造军魂铁骨
广告
新民晚报特稿A10三张“硬”名片锻造军魂铁骨 2014-01-13 2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