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危害最为严重。我国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中,高复发更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表明,北京的脑卒中复发率占27%,我国临床资料表明门诊脑卒中患者约40%是二次以上复发。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主办、赛诺菲公司支持的“2013年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化管理临床实践项目”(简称“二级预防项目”),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率先在全国51家医院神经内科(中心)门诊设立卒中患者再发风险筛查/评估工作站,采用ESSEN卒中复发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筛选。2013年5月至11月期间,共筛查卒中患者64438例。根据ESSEN评分,高危患者(3-6分)和极高危患者(7-9分)约占所有筛查人群的57.4%,也就是说,近6成患者面临卒中高复发风险。其中,复发危险因素比重最高前三位分别是高血压(70.1%),既往缺血性脑卒中/TIA病史(51.6%)和年龄因素(49.9%)。
近日,“二级预防项目”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针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降压、调脂、抗栓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是降低卒中复发率的有效措施。对于ESSEN评分≥3分的高危患者,需要更积极的二级预防措施。抗血小板是治疗和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治疗手段,有研究充分、证据丰富的一大类药物,患者应该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以降低卒中的复发风险。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提出:抗血小板药选择应以单药为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而ESSEN评分正是评估诊断高危患者的重要工具。
2014年,为了巩固项目成果,“二级预防项目”将实现全面升级:项目参与医院的数量将从目前的51家扩大至100家基地医院。医院的级别也将从今年的三级医院,扩大至一、二级医院。一方面,希望通过社区医院的力量扩大脑卒中健康教育群众受益面;另一方面,通过三级医院与所辖社区医院的双向联动机制建设传递卒中规范化治疗理念,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从评估筛查、制定治疗方案到定期患教和监测、随访,建立卒中患者的长期管理模式。
此外,项目还计划在全国31个城市51家医院持续开展153场患者教育活动,以此加强患者规范治疗依从性,降低卒中复发率,构建更为广泛、坚固的卒中防线。
【相关链接】
ESSEN评分(卒中复发风险评估)
年龄65~75岁;年龄大于75岁;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其他心血管病(除心肌梗死和心房颤动);周围血管病;吸烟;除本次事件之外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上述各项除“年龄大于75岁”为“2分”,其他均为“1分”。低危:0~2分;高危:3~6分;极高危:7~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