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行业加速整合,新的业态以跨界、融合的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整合,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飞速崛起,融360、人人贷、好贷网等互联网金融新秀趁势而起。在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碰撞中,究竟蕴含什么样的机会?怎样抓住这些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以P2P行业举例说,现在有这么多的P2P,最后谁是赢家,谁可以胜出?对平台企业而言,关键看他们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是否可以抓住关键的多数;有没有关键的响应能力;是不是有行业的领导力,即能否帮助同行和所有的关联方一起发展。对监管者而言,首先要注重发展,控制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和促进业务发展的平衡能力,其次是放松准入,同时注意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而且越早介入越好。”
百度金融负责人章政华说,互联网可以把金融交易成本降到很低。互联网来了之后,通过大数据,分布式的服务可以把交易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带来大数据的方法论。过去传统的金融当中,风险识别主要是靠资产,比如说要贷款,银行先问有没有车、有没有房;要办信用卡要看开多少的工资。而互联网,则是基于一个人在互联网当中的行为逻辑。什么是好的客户呢?并不是说他买了多少的基金、保险或者是股票,更多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和别人分享,去研究,去学习。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很多用户自发形成团体讨论金融知识,普及金融知识,这是很值得鼓励的现象。“我们互联网企业更多关注人的行为而不是说他的资产。”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表现形态可能会很多样。比如,未来的可穿戴的设备,可能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战场。比如说戴一个智能手环,可以随时随地检测到一个人的状态,这个数据有了之后,对整个健康险就是很大的辅助,或者说重新改变了风险定价。
点融网CEO郭宇航说:“我们通过自律的方式和监管层积极对话,希望监管层在出手的时候也留有一定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我们既盼管也怕管,怕管是怕措施不当,盼管是因为在目前的大势下,会导致泥沙俱下,劣币驱逐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