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佳作背后
多少烦纡事,磨于水墨中
朱国荣
■ 猴(中国画)  朱贯曾 作
  ◆ 朱国荣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人和事,在逢缘巧合中,遇到终身为之奋斗的结合点,走上自己选择的康庄大道。朱贯曾先生受家藏书画的影响,在少时即喜爱上绘画,默默耕耘数十载,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老而弥坚,实属难能。

  朱先生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在山水、花鸟都有涉猎,他曾将临摹、写生作品,请教于王个簃先生,得到个老的悉心指导和点拨,指出不足,激励图新。个老对他说:“画画不能太旁杂,要有所侧重。”他时刻把此话铭记在心。作画要感受深才能有好的笔墨和好的作品出现。要感受深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朱先生读了先秦诸子文章,历代名人诗词、画论。常一卷在手,研思要旨,感悟其中精义,指导创作思路不断延宕。

  为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优美景致,他游历于三清、武夷、青城、峨眉、太行、雁荡、肇庆、鼎湖、张家界、长江三峡等地。每当登临,深感造化神秀、雄伟苍茫、壮丽幽旷。他一年四季,时时观赏,写生不辍,得花鸟动物形神于胸,故其所作山水含造化之功,得黄宾虹先生之笔意,灵动苍劲,墨气淋漓;写意花鸟笔致飒爽、凝重;工笔花鸟则精细高雅,清丽纯朴,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精神气息。

  朱先生尤喜画猴,潜心于画猴艺术的探索,作为一个求索者,他不避寒暑,每逢休闲的清晨,一个面包、一壶水、一本速写簿,乘公交赴西郊公园(即上海动物园)的猴山,观察猴的情态,捕捉猴的形神,直至日落。经他多年的历练和积淀,感悟到如何描绘猴的瞬间动态。从简单与单纯、粗糙与粗犷、精细与精湛中发现不同点,删繁就简地进行梳理与提炼,所作速写越千幅。古人云:“无情无趣不可谓之画。情趣者,必先究其情、穷其性、牵其机、画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故其画猴,用笔洗练,形象活泼灵动,表现出有情有趣的艺术效果。

  “多少烦纡事,磨于水墨中。”朱先生已是望八之人,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地进行书画创作,期盼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预祝其画展成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我的乡愁我的梦·特别报道(下)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09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陈无忌:“张谢传派”的代表人物
甄别出私玺的程瑶田
多少烦纡事,磨于水墨中
快乐是永恒的主题
“流金岁月”露峥嵘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多少烦纡事,磨于水墨中 2014-02-08 2 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