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白中重“燃”青春
沈佳仪
■ 《城市小烟囱》 过去家家都用炉子取暖,接上管子排烟出去的风貌,现在基本消失在城市里了刘敏 摄
■ 《年货》 如今过年新衣裤不再需要一年一盼,但若能尝到自家制作的“年货”就已是难得的传统了李定义 摄
  ◆ 沈佳仪

  拍摄城市记忆是一个需要时刻留心,并且长期坚持的工作,尤其是在上海这座变化速度以“快”出名的快节奏大都市。一些已经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的物什,其实正代表着都市里日渐消失的慢生活,以及曾经悠享慢生活的我们。

  想想当年,尽管没有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但是那时候“谈朋友”的一对对却生生演绎着最平凡的浪漫。从最早的露天电影院,到后来的室内电影院,那时候能和恋人时不时地看一场电影,再骑着二八英寸的自行车,从普陀区将女孩子载回浦东,那几小时的相聚却是无论如何也令人难忘的。可以说,老式的电影院承载了好几代人最甜蜜惬意的时光,很多人至今还能想起坐上电影院的木板翻椅时,那种冷冰冰、硬邦邦的感受;还有电影一散场,观众们齐刷刷起身时,那响彻全场的“吱呀”声。

  进入2000年后,我便发现曾经只要5元就能看进口大片的一众老牌电影院陆陆续续地开始消失了,他们“走”得那样悄无声息,却又非常迅速,取而代之的是各大百货大楼顶层的那一间间小放映室,里面有舒适的沙发椅,还体贴地装有饮料槽,但却再也没了那些年的兴奋劲了。于是我几年前找到了当时已为数不多老电影院,想将它留在相片里。我想,单纯的黑白还不足以表现出当年电影院的红火,于是我用photoshop突出了木椅的鲜红,一方面是体现它的主角身份,另一方面也是留住当年的激情,让人在看到这张照片时,能够想起上海曾有那么几代年轻人,在电影院里享受过青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我的乡愁我的梦·特别报道(下)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09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拍着拍着,就成了“城市拾遗者”
黑白中重“燃”青春
新民晚报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B12黑白中重“燃”青春 2014-02-08 2 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