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生同论王派艺术
王剑虹
  王盘声:我认为流派的形成,并不是自称自封的,也不是有了主观设想就一定能成的。演员的演唱风格,说得不好听些,先只是一种演唱倾向和习惯而已,有时候某个戏、某个角色、某个唱段正巧适合你的个性表演,给了你充分的发挥,久而久之得到观众的认可,才有可能形成流派。

  因此,对流派不要太迷信,不要顶礼膜拜。任何流派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会有其独到之处的一面,但也会有其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们学流派同样不能生搬硬套,而只能是借鉴。可以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理解它的创作意图,学习它的创作方法和成功经验来丰富自己。

  大家都爱流派,但是在众多的流派继承者中,真正懂得和树立继承发展观念,并付诸于行动的不多,大都只是学像而已。这只能说是初步的模仿,不是真正的、完整的继承。流派如果没有发展,只是一味的“死学死仿”,老是唱些前人唱过的唱段,不会去发展创新,结果就会逐渐失去流派艺术的魅力,导致有派而不流,最后濒于失传。

  “唱”是音乐化的语言,“念”是没有音乐的唱。“音色”表演人物性格,“节奏”表达人物心情。

  孙徐春:“王派在沪剧小生中是一种很独特的流派,它的特点是飘逸,结合了沪剧的糯。旋律没有明显的设计感,不做作。”“唱得好不好听,要先看讲得好不好听,很多唱都是从讲开始,比如‘志超读信’里的‘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老师希望我们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王派也是在文派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杨音:“我个人体会是,王派朗朗上口。老师最大的特点是,讲是唱,唱是讲,唱腔以讲为主,讲又以唱为主。不懂的人会觉得他没有节奏,他讲着讲着就变唱了。老师注意的是心理节奏。”“拜老师不是老师一句句教你,而是在某一点上点我们一点,我们就感悟了。他不希望我们都学他,而是希望我们把他的创作方法运用到我们自己的戏里去。”

  王剑虹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上海新城区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生态上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4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6版:移民热点/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8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新民健康
   第B1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促进上海形成人才辈出局面
随和老好人 倾情为沪剧
《十二生肖》剧组昨天凯旋
王盘声的从艺经历
王盘声的趣闻轶事
谍战剧《错伏》今晚开播
师生同论王派艺术
中德合作出版《高职国际英语》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20师生同论王派艺术 2014-03-26 2 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