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车,是指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I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III排放标准的柴油车,是高污染排放的车辆。目前黄标车在柴油车中的比例特高,到2013年底重卡中的黄标车比重接近40%。此外,还有那些假国III柴油车,应给予打击,在淘汰之列。
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早在2009年7月发布了《汽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启动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工作,中央财政拿出50亿元补贴资金,用以淘汰并更新100万辆汽车,然而未收到预期效果。2009年底,中央财政大幅度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2010年全国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45.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其中轿车21.3万辆,占补贴车辆总数的46.4%。
淘汰600万辆黄标车,将是防治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的一场硬仗,总理要求“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笔者对总理“报告”的理解是——
突出重点整治力度。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地区为区域重点,加大加严黄标车限行区域的覆盖范围,同时加大对黄标车淘汰的经济补偿力度。加大对柴油车、重型载货车等黄标车的治理后,市场效果已经有所显现,今年1、2月份货车产销同比增长两位数,其中重卡销售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8.06%,强劲的更新需求,是重卡市场“火”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快联手群防合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实行联手群防合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防治大气污染联合战役的号角已经吹响;长三角区域越来越多城市在防治污染的政策上对接,对黄标车“异地统管”,实行车辆年检信息共享或环保标识互认机制,防止一地淘汰的黄标车流向异地继续污染。
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各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密集出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指标纷纷落地。
供应国IV标准车用柴油。总理报告中要求,提高车用燃油品质,“2014年全国供应国IV标准车用柴油”。这就意味着数次被推迟的商用车国IV排放标准,有望在全国执行。 特约撰稿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