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写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
写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
写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
写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
写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
     
2014年04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
帕金森病治疗并非“单打一”
胡小吾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这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他在1817年率先发现一些老年人经常有手足震颤、身体发僵、行动迟缓等症状,称其为“震颤麻痹”,以后其他医生就用“帕金森病”来描述这种患者。从1997年开始,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以此促进国家政府部门和国际医学团体合作,共同推动帕金森病的研究与治疗。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200万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目前成为老年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多发生于50岁-60岁,主要由于环境污染、老龄化及遗传等导致的疾病。帕金森病病程漫长,可达20年以上。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以运动症状为主,主要有静止性震颤(4-6次/秒)、肌肉强直(紧张度增高)、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患者呈现出面无表情、在起床、翻身、步行和变换方向时动作缓慢,系纽扣、鞋带和写字困难(有小写征)。四肢、躯干和颈部肌强直,呈现出特殊屈曲体姿、起步困难、平衡障碍,行走时步态慌张或是小碎步态,容易摔倒。另外,患者还有许多非运动症状,包括:幻觉(主要是视幻觉)、谵妄、焦虑症、抑郁症、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等精神认知方面症状;睡眠障碍,嗅觉减退及体位性低血压、皮肤油腻、多汗、顽固性便秘、排尿障碍、性功能减退等植物神经症状。

  帕金森病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疗并非是“单打一”,既包括药物治疗,又包括手术,甚至食疗、中医中药、理疗、功能锻炼、心理治疗及专业护理等。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状,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很有效的补充。手术治疗主要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这种微创、安全、可调控的手术,可以明显改善中晚期患者的运动症状。另外,还有干细胞移植治疗和基因治疗,这两项虽然有较广阔的前景,但目前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技术上还很不成熟,不能用于临床。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肌肉僵硬、运动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大多数患者自卑、抑郁,因此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加强心理呵护。

  帕金森病治疗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及影像科等多种学科,为了更好地整合各项医疗科研资源,打破学科樊篱,“第二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于日前成立,设立了帕金森病内外科联合门诊,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多学科诊治服务。      图 TP

  胡小吾(第二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保健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帕金森病治疗并非“单打一”
荨麻疹诊断容易辨因不易
蹲点开抢免费专家号
迎4·15全国抗癌宣传周科普讲座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5帕金森病治疗并非“单打一” 2014-04-07 2 2014年04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