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得主登台
上海市民对中国音乐“金钟奖”得主,大多只闻其名,难见其人。连曾担任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多年的钱世锦也说,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场欣赏金奖得主表演。话音刚落,获得唢呐金奖的张倩渊登场了。年纪轻轻的她,在大乐队的伴奏下,一点也不怯场,一曲根据山东民歌改编的《一枝花》,悲愁时哀回低咏,苦尽甘来时又吹得回肠荡气。从北京来的古筝女孩宋心馨十指纤纤,演奏的《苍歌引》却刚柔并济,高音弦的急拨如春雨骤密,轻抚琴弦的从容不迫,又似信步在春日融融的郊野,听来别有情趣。
难免有点遗憾
金奖得主都是年轻人,赛场上的出色发挥,让他们登顶夺冠,但毕竟有些是音乐学院师生,平时难得演出;有的虽是演员,但缺少与管弦乐队合作的经验,因此,难免存在欠佳之处。中场休息时,当过“金钟奖”评委的歌唱家魏松评点起演员们的临场表现,感叹道:“都是好钢啊,但有的演员平时缺少舞台锤炼有点遗憾。当然,这是成长中必定会遇到的烦恼,真希望大家能为他们创造更多在上海大剧院这样的舞台上亮相的机会。”转眼望去,只见从台上下来的宋心馨径直走到剧院外,坐在花坛边上全神贯注地拉起了二胡,开始琢磨刚刚演出时得到的新感悟。
上音人才出彩
夺得“金钟奖”桂冠的青年歌手,大多还是“青歌赛”的金奖得主。总政歌舞团的王丽达的歌声细腻委婉;去年力压韩蓬夺得“青歌赛”美声组第一的王传越,明亮的音色闪耀华丽的色彩。演员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的张倩渊、朱昊、张金茹、郑洁、王红星等,都是上音培养的人才,竟然占了“金钟之星”音乐会的“半壁江山”。此时,嘉宾廖昌永唱起了《那就是我》,似在鼓励年轻的演员们:“充满信心站在舞台上,用歌声和乐声为大众送上精彩!”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