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消费回忆
左妍
  左妍

  买一个怀旧玩具、玩一场儿时游戏、重温童年动漫……儿童节将至,以80后为代表的“超龄儿童”又开始怀旧了。当这份怀旧情结演变成现实的怀旧行为时,商机应运而生。淘宝上,一款以童年玩具为主题的大礼包,成本不过几元钱,售价被炒到百元以上,购买者依旧不少。这份礼包里,有我们童年时曾玩过的铁皮青蛙、竹蜻蜓、沙包、玻璃弹子等。当然,这些都不是当年留下的旧物,而是精明商家为了迎合怀旧热潮生产的全新产品。

  有人说,80后已经进入集体怀旧的年代,怀旧零食、怀旧玩具、怀旧磁带……这一越来越升温的爱好,刺激出一条清晰、充满趣味的经济链。不卖商品本身,卖的是商品承载的回忆,这种以物理属性的商品为载体,销售其包含的感性内涵,或以回忆为卖点,引起一群人共鸣、继而促销产品的营销方式,我们称之为“怀旧营销”。现代社会,怀旧让大批人心甘情愿为之掏钱,难怪有那么多商家致力于创造机会让历史和旧物重现,让人消费那些再也无法挽回的时光。

  前阵子,频频听说《葫芦娃》要拍成电视剧,“一根藤上七朵花”的故事,曾是多少人记忆里的经典。消息一出,却引来不少质疑甚至抵制。回想那些打着怀旧旗号翻拍的影片,有些穿上了华丽的3D外衣,有些动用了昂贵的特效,但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以前的老版更好?每一部经典,都在文化创造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在那个时代凝聚着那一代人深刻的回忆。

  近年来,主打怀旧的影片如雨后春笋,消费着80后对美好青春的回忆。轰轰烈烈上映的影片《同桌的你》遭来骂声一片,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画着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大白兔奶糖、高考、游行、非典、911……这些关键词和桥段,的确曾经出现在我们的回忆里,但回忆绝不仅仅是过去物品和事件的简单罗列。

  我想,有些回忆终究是无法被拿来消费的,当然也消费不起。那些被过度消费的回忆,终究只是矫情地亵渎了曾经的真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纪念上海解放65周年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特稿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评论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山寨建筑”是一种文化迷失
纪念日
消费回忆
另有一“宫”
辩证看待“惯例”
对“燕京”,先不急着泼冷水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消费回忆 2014-05-27 2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