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辩证看待“惯例”
李荐国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面对各种“惯例”。比如,“按惯例,今天的会议必须由一把手作重要讲话”,“按惯例,端午节每人发一盒粽子、一件皮蛋”,“商业城奠基开工,市里四大家主要领导参加剪彩,这是惯例”……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待惯例呢?

  好的惯例,要一以贯之地传承和发扬。《论语·学而》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古人修身立德的好惯例;每年春节,去福利院陪孤寡老人吃一顿“年饭”,这是不少领导干部关心弱势群体的好惯例;每个周末,回家给父母做一餐饭,陪老人家拉拉家常,这是儿女孝敬父母的好惯例。

  不好的惯例,要旗帜鲜明地摒弃、废除。不好的惯例,有的是被“惯”出来的,明知不对不妥,没人敢站出来说“不”,慢慢地被大家接受,成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有的是“跟”出来的,别人怎么做,我们跟着做,萧规曹随,随波逐流,“拿来”的东西,渐渐成为惯例。铺红地毯、献花、夹道欢迎的接待惯例,“感情深,一口闷”的喝酒惯例,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的人情惯例等等,损害了党风、政风、民风。我们要以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勇于破除这些陈规陋习,冲破这些惯例的藩篱。

  对于那些有损人民利益的做法,要及时纠正、“叫停”,不能让其蔓延发展为“惯例”。对于按照中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的规定、制度,要坚决执行,使之常态化、长效化。(李荐国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纪念上海解放65周年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特稿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评论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山寨建筑”是一种文化迷失
纪念日
消费回忆
另有一“宫”
辩证看待“惯例”
对“燕京”,先不急着泼冷水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辩证看待“惯例” 2014-05-27 2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