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周边,开挖有人工池塘、沟渠,铺的方砖小路,更让人回想起儿时的宅前屋后小桥流水、荷花满塘的情景。路边长廊旁,有榨油坊、豆腐坊、古戏台,沿着长廊,走到葵园农庄的田野,只见空地上摆放着许多稻草人,有的三五一群在“敲锣打鼓”,表演着丰收的喜悦和企盼来年风调雨顺的渴望。有的稻草牧童骑在稻草水牛背上,吹着笛子,憨态可掬。而那尊水牛拉犁、农夫赶牛的稻草模型,更把葵园的农耕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葵园的布置,拾旧补新,突出绿色生态,回归自然。在广场走廊进口,人们可以看到用昔日的猪石槽做成的花坛,生动地解读着过去乡下的一句俗话:“鲜花插在草堆上”。石板路由旧磨盘铺成,旧的水泥船改建成“水中茶坊”,让葵园的“乡愁”韵味在不经意中散发出来。
来到葵园餐厅,一字排开的农家灶台,如“曹家蒸菜、马家豆腐、阿婆菜饭、李阿姨菜肉圆子”等, 让“乡味”和“香气”扑鼻而来。而走进葵园农庄的客房,老式木床、旧时衣柜等无不让来客怀旧,感觉回到童年的老家。
在葵园,大片的向日葵、鲜嫩的蔬菜、飘荡的乌篷船、游戈的捕鱼船,在弯弯曲曲的小河旁,是一幢幢富有浦东农村特色的农家庭院。而在近日将要开馆的“葵园文化博物馆”,又将农家乐提升了一个档次。葵园庄主马引国坦言:把“乡愁文化”作为葵园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将成为葵园生态农庄的一大品牌。
通讯员 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