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得闲,去了复兴公园看月季花,那里的月季花真好。回来路过延中绿地,看到睡莲也开花了。这里传点照片给你看。”月季热情奔放,花开满眼,色彩缤纷。睡莲清新脱俗,绿叶白花荡漾水面,给湿热的初夏添几分静意。
大学同学韩爱骑行,爱摄影。去年退休,时间安排自由了,时常戴上头盔,推着赛车,背起相机,游走四方。因了骑行的便利,能去到一般旅游者到不了的地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致。又愿意分享热爱生活的心得,怕出门的我便在他的光影记录里“行走”,观赏四季风物的丰饶多姿。
刚过去的这个春天,上海公园里红白玉兰妖娆,杭州太子湾樱花娇媚、郁金香丰盈,皖南油菜花微微泛绿、古村落长巷寂寥,新安江山水画廊、千岛湖畔春草郁郁,从初春到暮春,春日各般的好,一一入了他的镜头,美不胜收。
我尤其稀罕四月天的紫藤萝。韩去了嘉定紫藤公园,拍下扑向大地的如瀑如帘的长长花穗,“以前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觉得夸张,今天去看了以后才知道,确实可以是瀑布的。”赶紧找来文章重温,“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传神的文字与定格的图景相得益彰,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获得“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金黄的银杏和火红的枫叶是最应景的秋色了,当它们交叠在蓝天白云之上,真是养眼。可一帧摄于苏州大学这座曾被评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里的秋景,让我体味到春华之后秋实的沉着蕴藉。画面里应该是一座其前身东吴大学留下的西式老建筑,红砖勾勒拱形窗楣,青砖填充墙面,正门两侧,罗马式古典石柱同样以红砖垒砌柱脚,形成圈廊。楼前五级浅阶,六个女孩或左或右,或坐或立,正埋首读书写作。从窗棂间隐约可见的白色窗纱推想现在这里是女生宿舍。花样年华,不负秋光,前景里,高大的五角枫伸展枝杈,静静地看护着她们。
如同这张照片,韩的风景画框里,常有人物的身影:生活在乡间的农人,辛勤地在橘林里采摘果实;与他一样追赶风景的人,扛着长枪短炮;江南溪河里,渔人撒网摇橹;大雪过后,身着橙色防寒服的志愿者清扫积雪;逍遥闲在的老人,蔷薇花架下打牌饮茶;情投意合的新人,在连天海滩上盟誓,白纱飞扬;欢蹦乱跳的孩子,喧闹声冲破静谧……有几次,我嫌游人的鲜艳衣着破坏了山水的宁静,便擅自用修图软件把人像抠掉。我得承认,空镜头的效果并不好。便明白,人物入镜,情景交融,其实是他面对风景时的整体感受,那瞬间的凝视捕捉,正是他看向生命的鲜明姿态。
季节在光影里流逝转换,周而复始。“杭州不厌多次去”,同是西湖白堤边的一株杨柳,一株碧桃,在韩的镜头里,风雪中枯干枝条向水向天,只留空廓的树形在雪夜的深处;春光下柳条翠绿,红花满树,招惹无数游人流连忘返。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反差之大,真有点不敢相信。
有首小诗说得好,“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春之烂漫光华是冬之于天地汲取蓄力的最好见证。摄影延展了我们目击世界的视域,将那四季的故事“外化成难以言说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