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 生
苏剑秋
  苏剑秋

  时间流逝,岁月荏苒,记忆中的那些往事却在不经意中泛起涟漪,苏州东山老街定格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是1978年的春夏之间,进入美术学校的第二年,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外出写生,地点就是苏州东山镇,一个在太湖边的江南小镇。至今想来兴奋劲真的无法言语,而且近五十天的写生学习收获颇丰,应该说那是我是学艺路途的重要节点。

  来到洞庭东山,但见山色空蒙,水乡宁静,古树名宅,湖光云色,更有鱼帆点点相互辉映。这是第一次规范化的外出写生,这里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承载着岁月印痕的光滑清润的石板路,当年嘈杂喧嚣时,沿街商铺林立且生意兴隆。我们一群学生,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都好奇,连赶集这种平常事都好奇,清晨赶早,为的是画速写,体味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印象最深的是街上那整天孵茶馆的老人们,形象生动,道具朴实,一根扁担一个箩筐,沏上一壶茶水悠然自得,当然成了我们写生的对象。发现景点发现自然,听那响水涧终日山泉喧瀑交响着村姑捣衣声声,鸭沼池畔的常青藤,年年结果。莫厘峰满山遍野的佳果更是葱郁繁茂,沁人心脾。登上莫厘峰顶,眺望东山全镇,美极了,粉黛黑瓦,果树参天那种纯绿尤为鲜润,安详静谧,与街上行色匆匆的人流形成鲜明对照,仿佛进入世外桃源。

  夕阳西下,站在进山的路口,观望老师的油画写生,也是艺术的启蒙,对色彩的敬仰,内心有着一股无名的冲动。那是最快乐的时光,再次观望山林葱茏,泥土的湿润,天际的彩霞,明暗间色彩的对比,有点像巴比松的景致。

  带着向往,我近日又一次走访东山,昔日热闹的老街已成过眼烟云。循着老街漫步,石板路上新铺石板没了岁月印痕。老茶馆已成危房,日晒雨淋没有了喧闹氛围。那些纷繁的记忆,只是贮存在那本厚厚的《东山速写集》里,再次翻阅竟是感慨万千。

  吴越文化的悠久使东山重新崛起,在今天说来,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雕刻楼风姿依旧,紫金庵里几株金桂年年飘香常年陪伴着十八罗汉。还好,雕刻艺术在东山古镇的兴盛,体现了历代文人骚客的艺术素养,保留和延续着几代人为之努力的结果。我再次穿行果树林中,漫步山间石阶,看看一座座有名有姓有故事的旧宅名苑,透彻的美感,留着拂之不去的情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8天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8天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新民健康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家长会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夏日草木长
老 金
光影里的四季
诗一首
写 生
阳光,从星期二照进来
留韵金丝楠
新民晚报夜光杯A24写 生 2014-06-04 2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