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有花团锦簇的儿童;公园里有穿红戴绿的孩子;生日宴会、喜庆宴席、平常聚会都有孩子们可爱的身影。孩子是人群中的主角,理所当然也成了拍照的主角。
现在的孩子们,一生下来就开始拍照,有的从孩子的第一声哭声起开始了拍照,从“蜡烛包(襁褓)”、小脚丫拍起,每周、每月、每年,拍了不少照片。以前是黑白胶卷,孩子的照片,一本接一本;改用了数码相机、录像机、笔记本电脑,相机里、电脑里,孩子的照片密密麻麻,一张接一张,择优录用,照相册也一本接一本。年轻的父母,记录孩子的成长,可谓淋漓尽致,实在尽心尽力。
相对而言,有些年轻父母往往想不到为自己白发苍苍的父母拍点照,或顾不上为他们拍点照,再加上一些老年人又不愿意拍照:“人老脸丑、脸老纹皱,拍照躲后”。久而久之,老年人的照片少之又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等到老年人“百年之时”,居然寻不到一张老人的遗照在追思会上用,此时才追悔莫及!
分析老年人拍照少,固然与老年人不想拍照有关,但是,小辈在为孩子拍照的同时,忽略了为老年人拍照,以“孩子为中心”,也是因素之一。如果从“爱老、尊老”的高度来认识,是不是可以说做得不够呢?年轻的父母,请扪心自问。
老年人,别难为情,不妨多拍点照;年轻人,更别忘记,也为老年人拍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