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记忆
傅震
  傅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荧屏热播,让我想到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通晓这舌尖的奥妙。《黄帝内经》上说“心开窍于舌”。《舌尖上的中国》实在是心灵中的中国!只有打动了心的食物,才称得上美食。美食无法统一标准,因为每个人心中的缅怀不忘的美食,一定有着每个人刻骨铭心的故事。

  我从小就不曾忘记的美食,是自己第一次动手做的。1958年我小学一年级,当时只上半天课,下午做完功课就上街玩。我住在绍兴路,一到下午,沿马路就会摆出不少食摊。各种点心小食,蒸煮煎炸烘烤,一应俱全。我家门口是一个卖黄松糕的摊位。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我叫她“阿婆”。放到现在,许多女人就会不乐意了,嫌我把她们叫老了。这个“阿婆”无所谓我怎么叫。不管我是否买她的糕吃,她总是笑眯眯的。混熟了,她就托我替她照看摊位,每天四点半左右,她就要回家烧晚饭。她总是把收款的小木盒递给我,“谢谢侬,帮帮忙”。她一走,我便是摊主。这让我领会了什么是信任和责任。作为回报,我可以免费吃一块三分钱的黄松糕,上面没有红枣的。放半颗红枣的要卖四分钱。一次看摊时,好久没有顾客,我就试着做糕。先搁红枣,然后把红、黄、白三色的米粉,分别填进星形木模里,用板压结实了,就上笼蒸。阿婆回来后看到我做的糕,高兴地忙不迭告诉左右摊位,“这小囡聪明口伐,会帮我做糕了!”那天我吃的是自己做的嵌红枣的糕,别提多好吃啦。现在很少有店还做黄松糕,偶尔看到买来吃,也绝没有了那天的味道。

  我父母是机关干部,有时忙得连着好几天都不着家。班上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天天能见着老师,却见不了父母。我们班主任是肖老师,头发花白了,估猜有五十多岁吧。她丈夫是大学老师,教历史的。一到星期天,肖老师就把家长不在家的同学约到她家里玩。一般是下午去,她满腹经纶的先生给我们讲历史故事,当然,也玩扑克下棋。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包括三年困难时期,肖老师当了我们四年的班主任。每个星期天,她的家就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每次回家前,肖老师总让我们喝了红枣汤再走。“家里烧多了,帮忙喝掉点。”音容笑貌至今难忘。春天莲心红枣汤,夏天绿豆红枣汤,秋天百合红枣汤,冬天赤豆红枣汤。天底下能有什么汤可以与其媲美呢?

  到我初中毕业时,区教育局就安排毕业班下乡劳动。原本教外语的蒋老师成了班主任,二十多岁,还是个姑娘,带着全班四十几个同学去了川沙。起初讲是劳动一个月,可三个月过去了,还不见回城的旨令。全班带去的盘缠可就捉襟见肘了。当时好多同学都联系不了家长,有的联系上了,也拿不到钱。我管伙房,真急得抓瞎。挑野荠菜包馄饨,捕田鸡癞蛤蟆炒菜,抓水蛇煮汤,使尽浑身解数,伙食还是一天不如一天。好在有蒋老师在,她和大家一起熬着,每天听到她的笑声,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一天下午四点多,生产队接到蒋老师家打来的长途电话,她妈妈问她今晚几点到家?原来明天是蒋老师结婚的大喜日子。那还得了!同学们马上分工,四个同学骑自行车上公路拦截末班长途车,三个同学骑黄鱼车去边远的五小队接蒋老师上公路。两天后那个雾蒙蒙的早晨,我正在灶头上煮粥,蒋老师出现了。衣肩上还沾着露水,一手提着一大袋什锦糖,一手握着一叠人民币,依然是那熟悉的笑容。“吃喜糖,吃喜糖。”早餐时,每个同学都分到了一把什锦糖。不少同学含着糖,背过身去,不愿意让蒋老师看到我们脸上淌下的泪水。

  黄松糕,红枣汤,什锦糖,我舌尖上的记忆,发端于被美德感召过的心灵。“心开窍于舌。”难怪这季《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二集取名:心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7天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4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5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资讯
   第A32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美食专列/好吃专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专版
舌尖上的记忆
丫丫
《大地之歌》与《图兰朵》
书法
黄河魂
“诗拒”
濠南苑囿郁璘彬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舌尖上的记忆 2014-06-05 2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