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柔性执法的尴尬
徐轶汝
  徐轶汝

  针对乱穿马路,武汉汉阳城管出新招——行人无须强制性缴纳10元罚款,而要在原地替市容监督员“值班”,直到抓到下一个违规过马路的行人才可“下岗”。统计称,措施实行一周,闯红灯行人较此前下降五成。

  措施立竿见影,舆论却不买账,大致是说这种执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站街示众”,是一种“侵权接力”。首先,由被罚者充当执法者,本身就是一种错位;其次,如果被罚者一直找不到接力者,是不是有限制人身自由之嫌?

  新政推出,的确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仔细想想,遭到公众诟病的“限制人身自由”,似乎是个伪命题。因为城管部门说了,首先,被罚者是与市容监督员一起在路口执勤;其次,要获得当事人同意后,才会让其换位体验市容监督员的工作。

  坊间质疑“接力站岗”的合法合理,可我担忧的是,“接力站岗”真的有效吗?

  去年至今,针对乱穿马路,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因为“一罚了之”过于机械化,各地想出了不少“柔性举措”。比如杭州在路口架设摄像机,现场曝光不文明行为,上海杨浦交警采取“罚读报”的方式处罚教育闯红灯的行人等。 

  “柔性”举措,针对的是那些有公德心,愿意遵守公共秩序,但偶尔一次“从众”闯红灯的市民,他们经过“柔性”教育后往往“知错即改”。但治疗乱穿马路,关键是纠正那些“领头人”,其中有些人,执法部门想“以柔克刚”,恐怕太乐观了。

  最近网络上有一段警察街头抓闯红灯行人遭遇“神回应”的视频集,其中有个小姑娘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个没素质的公民。”有大妈冲着交警大喊:“警察杀人啦!”还有人面对摄像机一路怒骂交警“十三点”,最终弃自行车而去……

  针对这些人,不仅读报没用,站岗没用,就连罚款也没用,执法部门应有更严厉的举措。之前,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曾提到,将研究推动将公民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的工作,这不失为一个“狠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7天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4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5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资讯
   第A32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美食专列/好吃专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专版
湖南“殴医事件”且等司法调查
“转型”
柔性执法的尴尬
从自觉付费看信用社会
“七上八下”
厘清鲁迅文学奖风波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柔性执法的尴尬 2014-06-05 2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