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伊朗天才电影导演昨现身上海,本报记者独家跟随采访半天,告诉你——~~~
伊朗天才电影导演昨现身上海,本报记者独家跟随采访半天,告诉你——~~~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伊朗天才电影导演昨现身上海,本报记者独家跟随采访半天,告诉你——
一个真实的阿巴斯
张艺
阿巴斯在上海 张艺摄
■ 阿巴斯冒雨拍摄 张艺摄
  本报记者 张艺

  在戛纳、威尼斯和柏林,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就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行事低调,来去匆匆,不接受任何记者采访。因而昨日在上海银星假日酒店看到阿巴斯的时候,记者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一样。

  据随行的央视微电影频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阿巴斯来华拍片,是威尼斯电影节前主席、现任罗马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牵的线。这部影片名字初定叫《杭州之恋》,将是他在伊朗以外的国家拍摄的第3部影片,此前两部分别是法国片《合法副本》以及日本片《如沐爱河》。前两日,阿巴斯在杭州采风。而昨日,他趁着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特意来沪,和上影集团的几位老总碰面,商量合作事宜。昨日,记者跟随这位电影大师在上海采风,近距离接触到了一个真实的电影天才。

  13:30 自导自演纪录片

  眼前的阿巴斯穿着一件深蓝色麻质衬衫,戴一副标志性墨镜,略微灰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他不笑的时候,看上去很严肃,很难以接近。可一旦说起话来,露出微笑,他就立刻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普通老头儿。世界导演中有几个著名的“墨镜男”,阿巴斯是比王家卫、尼古拉·温丁·雷弗恩更早、从不在公众面前露出真面目的导演。但他戴墨镜可不是为了扮酷,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左眼因为受过伤而怕光,所以他在晚上也会戴着墨镜。

  74岁的阿巴斯腰杆笔直,身手矫健,很有绅士风度。他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体贴地把录音笔往翻译跟前推推;他会在踏上中巴车的时候伸出手,礼貌地说:“lady first(女士优先);他会在翻译词汇卡壳的时候,用手拍拍她的头表示宽慰;他也会适时地开些小玩笑活跃气氛,然后用上海话对记者说“蛮好,蛮好。”

  在车上的时候,阿巴斯很活跃,一会儿用DV拍摄,一会儿问翻译问题。他曾说过:“汽车是万能的道具。”他让角色在车内,是为了构造一种场景,让观众集中注意力。昨天的上海半日游,也如阿巴斯自导自演的一部纪录片,主人公就是坐在车内的他自己。车内人物与车外风景来回交替,各种角色不紧不慢地登场,产生种种意料外的交集。

  14:30 新天地里遇粉丝

  车子到了新天地,阿巴斯单肩背一只手持摄影的DV机包,一猫腰下了车。随行的是伊朗剪辑师、演员巴巴克·卡里米,他是阿巴斯等伊朗电影大师的剪辑师,还出演了《一次别离》中法官一角,是柏林影帝。

  记者介绍说,这里原本是上海人的住家,如今被改造成了酒吧,这里有着上海以前弄堂里最典型的建筑:石库门。“什么叫石库门?”阿巴斯问。“直译起来,就是用石头做的大门。”听完记者的话,他掏出DV机,开始拍摄起新天地里的游客。突然,阿巴斯朝着远处挥了挥手。原来是两位老外游客认出了他,一脸惊喜。“他们是你的粉丝啊?”记者半开玩笑地问。“也许吧,我也很意外。”他回头看了看两位老外,露出笑容。

  走过喷泉、商店、露天咖啡吧,阿巴斯在中共一大会址前停住了脚步。他饶有兴趣地看着门上的英语介绍,抬脚往里走。看过一幅幅历史照片,他在一幕仿真的开会场景前驻足。“我认识他,那是毛泽东。”阿巴斯回头告诉记者,眼神里带着几许调皮和得意。

  走出大厅,恰巧碰到来这里参观的老年团拍集体照,阿巴斯用眼神示意巴巴克把这场景录下来。临走的时候,几位老阿姨热情地询问:“他是谁啊,是明星吗?”“他是非常著名的导演。”“哦!怪不得,走起路来那么有气势呢!”低头听完翻译,阿巴斯哈哈大笑起来。

  17:04 递给小女娃的糖

  阿巴斯不仅是导演、摄影家、诗人,还是一位剧作家,他电影的剧本大都是自己操刀。但小时候的他曾患过“孤独症”,小学6年未在学校说过一句话。在杭州的时候,阿巴斯最想看的是幼儿园、小学,昨日在上海,他会朝看到的每一个孩子露出微笑。

  在上海当代艺术馆里,阿巴斯在楼顶天台看到一个3岁的小女孩,穿着雪白短袖T恤和粉红小裙子,很可爱。他连忙抓拍起这个小孩子,还微笑着递了块糖给她。体贴的阿巴斯把糖慢慢放在面前的椅子扶手上,小女孩看了一眼,飞快上前,把糖攥在了手里。记者告诉阿巴斯,自己家里也有个小女娃,只比这个女孩儿小一个月。阿巴斯若有所思地看着记者说:“你是个最幸运的人。我一直想有一个女儿,可没能达成心愿,只有两个儿子。” 

  后记 为何尾随保洁员

  据随行人员透露,阿巴斯计划于昨日晚间离开上海,前往土耳其。《杭州之恋》将于10月在杭州正式开拍。但阿巴斯昨日对记者表示,自己可能会在今年11月再来上海。

  阿巴斯6月14日抵达杭州,当晚在其下榻的酒店,发现了一位女保洁员“身上闪烁着中国普通女性人性的光芒”,不惧怕镜头,在DV机前表现自如。阿巴斯的电影大都源自自己的经历和接触的人,于是,15日,他一顾不天的劳顿,晚上回到酒店后跟拍。

  那天,女保洁员下班晚了一个小时,因为她要清理的房间太脏了。直到晚上6点半,她才骑着自行车回家,阿巴斯开车跟拍。除了巴巴克·卡里米、翻译和司机,阿巴斯拒绝其他所有人在自己拍摄时跟随。1个小时之后,到了女保洁员的家,就连翻译也被关在门外。他怕人多影响女保洁员的情绪,他要镜头中的人呈现最真实状态。

  阿巴斯在日本拍摄的《如沐爱河》里,没有拍熙熙攘攘的东京景观,电影也不是一部观光片。《杭州之恋》应该也会沿袭他的一贯风格,讲述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拍摄真实的场景。从一个五星级酒店女保洁员的视角,讲述她眼中光怪陆离的客人故事,折射现实,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意。

  据透露,这部影片将由阿巴斯本人担任编剧和导演。目前,剧本正在筹备当中,开拍后,将在8周之内拍摄完毕。

  相关链接

  ★1993年,黑泽明看过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说:“我真希望这是我导演的电影。语言无法描述我对基亚罗斯塔米作品的感受。”

  ★1997年,戈达尔看过阿巴斯拿下当年金棕榈的电影《樱桃的滋味》后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

  ★因为在戛纳和法国女演员凯瑟琳·德纳芙行了吻面礼,阿巴斯被国内保守派攻击。1999年《随风而去》之后的十几年,阿巴斯的电影都不能在伊朗公映。为了生活,他开始从事摄影工作,用这些收入来拍摄短片、低成本和实验电影。

  ★2010年,阿巴斯时隔11年后再拾长片,入围戛纳竞赛单元的《合法副本》拍摄地放在了意大利托斯卡纳,讲述一对男女的复杂感情纠葛。女主角朱丽叶·比诺什收获了当届影后桂冠。2012年《如沐爱河》拍摄地在日本,讲述一位日本的援交少女与一位老教授之间神秘、微妙、多变的情感故事,也入围了当年的戛纳竞赛单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B09版:家装之窗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我可不是什么大师”
一个真实的阿巴斯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一个真实的阿巴斯 2014-06-20 2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