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今年高考将进入二本批次高校招生投档及录取阶段。考生一旦二本未录,将转而填报高职志愿。因此,每年的这个阶段又是“李鬼本科院校”猖獗行骗之时。它们打着各种旗号,使出各种招数,以欺骗那些考分不高却又急于进入“理想”大学的考生。
近日,上大学网公布了《第三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2014年)》,共60所“李鬼大学”被曝光。这也是该网第三次发布虚假大学警示榜,自2013年以来先后公布了150所虚假大学。
三特征辨高校真伪
在此次上大学网发布的2014年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中,60所“李鬼大学”涉及19个省市,且主要集中在高校众多的城市,其中北京有15所,上海、山东、陕西各6所。
■ 6所被亮红牌的上海“假大学”分别是:“华东财经学院”“长江科技学院”“上海工商学院”“上海同济医科大学”“上海华文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城市建设大学”。
从名称上不难发现,时下高校招生中热门的“财经”“工商”“外语”“医科”等院校和专业,都会被“假大学”用来移花接木,听起来与正规高校名称十分相仿。细究60所“假大学”,会发现几个明显的特征:
■ 校名皆十分“高大上” 比如“中国信息科技大学”“华北工业大学”“上海同济医科大学”“广东科技管理大学”等。
■ 链接的网站都不带“edu.cn”,有的干脆就是僵尸网站 我国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网站的域名后缀一般都为“.edu.cn”。比如,同济大学的官网为www.tongji.edu.cn,而虚假的“上海城市建设大学”,其提供的网址是“www.shcsjsdx.com”。
■ 虚假大学网站首页的主背景图、校徽、主校名和栏目字体等,一般都模糊不清 其首页栏目中的校园公告、新闻等内容,一般常年不更新且与学校无任何关系,或纯粹是垃圾信息。学校简介、校园新闻和图片等内容,均为抄袭盗用正规高校的信息。网站上留的校址不仅故意模糊具体的门牌号,而且提供的联系电话一般也不存在或拨打不通。
违法招生成本很低
前几年,本市高考生小严在二本录取尚未开始时,便收到了一份寄到家里的录取通知书,发信学校是所谓的“上海某某信息学院”。细心的家长一查才发现,这只不过是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机构搞出的“噱头”。无独有偶。本市某高校也曾在新学年开学时发生了一起有外省市学生持假冒“入学通知书”来报到的案件。警方介入调查后又发现,有部分社会人员守在该校大门口,拦住来报到的受害学生及家长,谎称学校决定暂时需要先到“别的校区”报到,从而将人生地不熟的学生拉到了某自考助学点。
对此,上海纽约大学招办负责人周鸿表示,综观“假大学”招摇过市的手段可以看出,一是违法成本低,拷贝一个网站就能行骗;二是广泛撒网,类似手机短信诈骗,能抓住几个上当者算几个;三是,以假文凭或自考文凭、成教文凭混同国家认可的全日制学历文凭。
办学和文凭也很“野”
“假大学”年年会定时出来忽悠人,而且年年都会有考生和家长上当。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院长沈志文说,“假大学”利用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杜撰一个看似“高大上”的校名或文凭来欺骗人。有的名牌高校监管不严,以至于有些社会机构干脆打着名校的旗号设立虚假的“分校”或“二级学院”。
在社会上,“假大学”又被称作是“野鸡大学”。除了招生路子“野”,其办学和文凭也“野”得无法无天呢。
据公布“假大学”名单的上大学网介绍,绝大部分虚假大学网站上都有“在线报名”和“学历查询”两个功能栏目,其作用就是为了确保“就读”了该校,或办理了该校“学历文凭”的学生前来查询核验。一些学校甚至向学生承诺毕业后能获得“正规”的毕业证书,能通过国家权威网站的检测,这是因为这些学校造假手段“升级”了——制作出的学位证书竟然能在国家权威的证书检测网站通过“检测”,其手段是在权威认证网站上查找到同姓名的人,然后克隆对方的学历信息和毕业证编号,办理一张虚假学历,这样,办证人就能借其他人在国家认证网站上的学历来伪装自己,其手法与车辆的套牌极为类似。
低分考生务必谨慎
识别大学真伪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仔细查阅一下各省市下发给高考生填报志愿用的当年度高校专业目录册即可,通俗地说,不在其中的学校,要么是假的,要么是不具备全日制招生资格的。
专家提醒考生及家长:首先要核对教育部当年公布的高校名单和具有高招资格的高校名单,其数目每年都不一样,因为每年都会有新批准、更名合并或被撤销建制的高校。其次,要核对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最新公布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年检合格名单。此外,各地各类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审批、监管、招生、宣传、收费、办学、就读和颁证,目前也良莠不齐,建议低分高考生在报考这类院校时,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