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来到杨新路,正午烈日当空,路上行人稀少。欧阳女士所反映的一家馒头店门前,一个橙色的液化气钢瓶就被放在人行道上,店主正在做饭;另一家面馆里,大厅开了空调,十分舒适,可是一打开通往里屋的大门,热气袭来,志愿者一眼就能看见厨房斜对面小仓库里的两个钢瓶,周围堆放着纸板盒纸箱子,店主还将仓库后面的房间作为卧室。才没几分钟,志愿者已经热出了一身汗。欧阳女士说,这两家店的液化气钢瓶不止一个,还经常将钢瓶搬至露天,让楼内居民很没有安全感。
随后,志愿者来到小区所属的新华居委会询问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每家店放三个钢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但存放在炙热的环境中,无疑成了“定时炸弹”。该工作人员表示,会让社区民警突击检查,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截至发稿时,志愿者已接到居委会的来电,两家店铺的老板已承诺,会在本周内关闭不用的液化气钢瓶,并放置在阴凉避光的环境中。
据了解,液化气钢瓶存放不当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造成的火灾事故比比皆是。夏季是燃气事故多发季节,因为夏季气温高,燃气压力大,高温又容易使输气软管接头软化、老化、松动、脱落或输气软管出现漏气。进入夏季,常有用户把液化气瓶放到室外使用。燃气部门提醒,液化气钢瓶一定要远离热源,严防在高温环境和烈日下暴晒,所处环境不宜超过35℃。
志愿者 金天 冯茵伦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