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华老太家住嘉定城区迎园路上的一个新村里,但说来有缘,她的两次骨科手术,都是在中冶医院完成的。
第一次是在2008年秋天。那一回,朱老太在家里不小心被门撞了一下,导致右肩骨折,几家大医院都建议采用保守疗法。但老太不甘心落下残疾,吵着“要把毛病看好。”住在宝山的外孙女沃阿姨便说:“宝山月浦镇上有家中冶医院,前几年还为一位101岁的老太成功进行骨科手术。要不,我们把外婆送到这家医院去?”就这样,朱老太被送到中冶医院。骨科副主任张友忠收下了朱老太,并成功为她进行了右肩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愈合良好。
不料,第二年,朱老太又在家里摔了一跤,导致左腿骨折,被家人再次急送到中冶医院,找到了张友忠医生。这次张医生面对一道从未遇过的难题。
“老太是左侧粗隆间骨折,伤势比上回右肩骨折严重得多。”张友忠说,“给这样高龄的老人做这样的手术,风险实在太大。”但是,面对老人和家人渴求的目光,张医生想,放手一博,或许还能让老太重新走路,安享晚年生活。最后张友忠医生请来心内科、麻醉科主任会诊评估,最后决定为老太进行手术,手术仅用半小时就顺利完成,术中失血不到50毫升。术后朱老太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第二天便能慢慢坐起并主动进食,4天后经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康复性治疗。住院一个月后,朱老太顺利出院,不久恢复行走。
两次手术均获成功,高寿的朱老太成为医生护士长久的牵挂。这以后,医院每年都要派出医生护士去朱老太家探望,为她作一番体检,送上慰问品。今年,由于原来的保姆回外地老家了,为了保障老人生活,家人将朱老太送进居家附近的一家迎园社区卫生中心,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听说此事,医院又派张医生和朱护士长专程前来问候。
再次见到“自家医生”,朱老太高兴不已,拉着他俩的手慢慢聊起家常。当说起今年农历二月初七过生日时的情景时,老太一次次地说,“亏得有你们,我才能健健康康地活到今天呢!”特约通讯员 赵荣发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