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负面消息不断。
上周,我们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专门做了一篇文章,盘点了这个“多事之夏”,内心多少期望有一个暂时的终结。不过,各种负面消息还是接踵而至……
从那些负面消息的性质来看,不少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即人祸要多过天灾。比如鲁甸地震中,那些倒塌的民宅与那座在地震中“灰也没怎么落下来”的古寺,让我们对房屋质量问题陷入了深深思考。
我们对质量的追求,我们对法则的执行,似乎总是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然,这种“余地”背后,可以放上美丽甚至是堂而皇之的注脚,比如追求发展,又比如,人是活的,规则是死的。云云。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介绍世界上年纪最大的“米其林三星厨师”小野二郎的文章。小野二郎经营的是一家寿司店。几个月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去日本访问时,还专门去了这家店。
85岁的小野二郎,捏了70年的寿司,而且一直专注于此。他将这门工作,做到了极致——他为了让章鱼寿司上的章鱼味道更鲜美,每天要替活章鱼按摩30分钟。后来,为了让章鱼更好吃,他又追加了20分钟,达到50分钟。我从来没有吃过二郎的寿司,这辈子估计也没机会了,不但是因为贵,更重要的是,这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店,你必须提前几个月预订。
但我想,你们与我一样,可以想象,这章鱼寿司会有多好吃。
二郎的职业精神,让人叹为观止。但很多人想不通,这样的寿司店,在中国早就开分店了,早就上市了——不但二郎寿司上市,二郎按摩店也上市了——但我要说,如果在中国,得再加上一句:早就倒闭了。
也许,这样说有些绝对了,但这也是用无数事实堆起来的推测与判断。不切实际地过快发展,往往伴随着服务与质量水平的下降,最后一定会像匈牙利电影《废品的报复》里一样,自食其果。
不是不要发展,但“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想明白。也许有的回报没那么快,但它终归会来,而且一定更加持久。(今日新民晚报微信将刊《按摩章鱼50分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