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赣铁路沿线的细菌战重灾区,创口尚未愈合;在山东肥城的“二战劳工村”,疾病纠缠终身;在全世界“慰安所”最多的上海,记忆难以磨灭……全国各地,伤痕并未被时间抚平,大量幸存者依然经受折磨。
历经沧桑的老人,是日本侵华罪行最后的见证。
去年接触“烂脚老人”以来,百感交集。震恸与压抑,温暖与欣慰,盘根错节。在黑暗深处,爱心与温情绽放希望之花。
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王选与大学生组成的志愿团队,10年辗转山林和田间,采访两千余名受害者和难以计数的见证人,留下近万张照片和百万字口述历史。
上海、深圳的企业先后与本报联系,通过浙江丽水、衢州等地的志愿者发放药品和消毒剂,关爱老人,缓解苦痛。
这一次,专业医疗团队的介入,不仅突破医学瓶颈,而且弥补研究缺失,医学与史学的双重佐证,积极影响正在继续。
抢救历史,面对现实,幸存者与后遗症,正是两者的交汇中心。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