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城市日”首倡者之一的周汉民再次建议,在沪建立国际组织——世界城市最佳实践联盟,通过这一平台,不断展示世界城市实践的好案例,推动城市建设的交流与发展。
具有四大意义
周汉民在谈到设立“世界城市日”的意义时指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契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如果从人类发展自身的模式而言,城市化是非常鲜明的特征。今天全球有70亿人口,全球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2%。我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既有环境的,又有资源的,更有人类为了以人为本这一终极目标实现所需要自身努力的。因此设立世界城市日的第一个意义就在于它为世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一种警醒,同时提供了一次非常难能可贵的自我反省的机会。”
第二个意义和联合国有关。“联合国明年成立70周年,我们对联合国最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60年前的1954年,我们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70年来设定的世界日刚刚过百,有人统计说大概有106个,但是所有这些世界日或者国际日中,以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以中国人的实践来命名,以在中国一个伟大事件来命名,这是第一次。”
周汉民认为,第三个意义,对国际展览局而言更具权威性,更具全球影响,更能涵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更激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举办世博会不懈奋斗。
第四个意义在于,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探讨最佳模式
周汉民表示,借助世界城市日这个平台,上海可以继续探索、追求理想城市的愿景;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使各国共同来探讨城市发展未来方向,共同探讨城市最佳发展的模式;借助这个平台,也可以持续地推动城市最佳实践,不断遴选、推介最新的最佳实践活动。
倡建国际组织
“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个由中国人提出设立的世界日。周汉民就是首倡者之一,他连续多年,通过各种形式提出建言、奔走呼吁,推动“世界城市日”的理念深入人心,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昨天,周汉民再次建议,在沪建立国际组织——世界城市最佳实践联盟,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原址,继续展示世界城市实践的好案例,推动城市建设的交流与发展。“如果这个联盟的总部设在上海,上海就将拥有国际组织的总部了。”周汉民说。
“‘世界城市日’与其说是一个纪念日,不如说是一个学习日。”首届“世界城市日”即将到来,周汉民介绍,上海将开展一系列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借鉴世界城市实践的好做法、好经验,探讨城市发展的路径与前景等。